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非遗

非遗赋能乡村振兴,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发布时间:2023-08-24 10:31:50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通讯员 玉儿胆)云南省云南师范大学“文遗守望,匠心筑遗”社会实践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于7月24日至29日在杞梅老师指导下以“深挖非遗价值助力乡村振兴”为使命,聚焦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民族文化特色,前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曼远村和勐海县勐混镇曼召村开展为期一周的实地“寻访、学习、宣讲、调研”社会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担当时代责任,贡献青春力量。

多彩非遗进课堂文化传承“活”起来

为了增强青年儿童民族自豪感,文化认同感,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心里“生根发芽”,同时也为了更加丰富儿童的“第二课堂”,7月24日实践团在共青团勐海县委的指导下,携手“召诣傣纸”非遗传承人走进智海教育“团团陪伴·助力‘双减’公益暑托班”开展非遗传承文化活动。实践团采取“宣讲+实践”的方式,为小朋友们演绎了一堂生动的非遗文化手工课。此次活动不仅加深了孩子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也让孩子们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本次“非遗进课堂”实践活动的开展,对于非遗的有效传承和深度保护来说,无疑是最具潜力和效力的途径。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只有通过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不断丰富他们的非遗知识,增强他们的保护意识,让非遗在他们心中扎根,非遗工作才不至于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走进非遗村落助力乡村振兴

探千年古韵傣寨,于秘境曼远寻遗。2023年7月29日为了深入了解非遗傣寨如何在传承非遗文化中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实践团在共青团勐海县委的支持下,前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罕镇曼远村进行以“寻傣遗,兴古寨”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曼远村独具特色的傣族非遗手艺,如竹编、傣纸、傣陶等,在曼远村的乡村振兴道路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团队成员深入当地村民的生活,了解独特傣寨文化,倾听人民心声。

了解游客诉求,建言献策助发展,利用本地资源,提高当地经济收入。实践团在调研的过程中正值景洪市第五届热带水果之“象往版纳 水果自由 柠檬百香果节”。游客大多来自不同的地方,实践团以此为契机,对游客进行了采访。其中一位游客说道:“曼远村的发展很不错,希望在未来可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在创新发展中保留古老建筑、非遗手艺,相信在未来曼远村会有更好的发展,新时代青少年也需要一个平台更好地去传承这些手艺。”实践团从游客的角度了解到了不一样的曼远村,实践团也积极向村干部建言献策,助力曼远村更高质量更长远的发展。除此之外,实践团在赶摆街主动帮助当地民众向游客售卖傣家特产,利用好本地的特色资源,为当地致富增收贡献微薄之力。

此次曼远之行让实践团认识到非遗保护与振兴乡村产业经济是双向促进的,非遗可以带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乡村的振兴发展同样也可以给非遗的传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只有通过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才能使得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使得乡村文化焕发更加灿烂的生命力!

探千年造纸活化石于传统技艺寻新机

手工傣纸被称为造纸术的“活化石”,傣族手工造纸技艺以其独特魅力和卓越品质正焕发新生,并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为了更好地了解傣族传统手工造纸技艺,探索“千年非遗碰撞乡村振兴助力发展”的新形式,实践团前往勐混镇曼扫村委会曼召村拜访“召诣傣纸”的非遗传承人,聆听非遗传承人讲述召诣傣纸的前世今生。随后,实践团成员深入村民家中体验造纸技艺,感受非遗文化魅力。

传承路漫漫当奋力而前进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当积极参与到“非遗+乡村振兴”的舞台中去,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自己青春的力量。

时代所驱,青年必将不负韶华,担当重任。下一步,共青团勐海县委将以“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契机,积极引导青年投身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深入挖掘传承、创新利用非遗资源,化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致富渠道,不断播撒乡土人才“火种”,全面推动文化、产业、人才共发展,让非遗在乡村振兴中大放异彩。

责任编辑:田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