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闽东之光

寿宁公安:“一张网”汇聚基层治理大合力

发布时间:2023-08-03 23:06:06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地处闽东北部,位居闽浙两省交界。全县有8镇6乡、205个行政村(社区),下辖14个基层派出所。土地面积1424平方公里,总人口28万。

打造“两队一室”2.0版本

2022年以来,福建省寿宁县公安局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公安机关改革强警部署要求,牢牢把握“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的实战化职能体系建设思路,以派出所“两队一室”警务运行机制改革为切入点和发力点,按照“交通共管、堵点共排、乱点共治、治安共防、警情共处、信息共享”的思路,推进公安“交治融合”改革,在“六部四警区”警务资源整合基础上,增设“交通管理队”,建立起具有新时代山区特色的融合型“三队一室”警务运行模式。

聚焦系统重塑,完善四支队伍,理顺体系架构

通过融合型“三队一室”警务机制改革,拓展升级“六部四警区”警务资源力量,全县14个乡镇分为4个警区,由寿宁县公安局局领导兼任警区主任,中心所所长负责综合指挥室日常管理工作,警区办案队专职负责打击工作,警区交警队负责交通管理工作,打造出具有新时代山区特色的融合性“三队一室”警务机制改革模式,让派出所回归“防”的主业。

做精综合指挥室。在警区中心所设置综合指挥室,统一警区警力资源调配、情报线索研判、扁平指挥调度、内部执法监督,较大程度提升警区的合成作战能力和警务资源使用效率。

做专执法办案队。抽调办案能手任警区办案队队长,下沉民警辅警各20名,配强4个警区办案队,与机关专业警种形成资源共享、衔接紧密、合成作战的办案机制。机制运行以来,办理刑事案件348起、办结行政案件828起,今年“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进度同比明显提升。

做实社区警务队。所长兼任社区警务队队长,社区警力占派出所警力比提高至67.05%。制定《寿宁县公安局派出所社区(农村)警务工作考评办法(试行)》,全面实施预防警务、主动治安。机制运行以来,全县流动人口登记率从58.14%提升到95.24%,刑事、行政案件同比下降40.9%和55.6%。

做优交通管理队。在4个警区各派驻一个交警中队,与派出所合署办公,推行交通警察与社区民警“既管交通又管治安”的“融合警务”,改变基层交通警察与派出所民警各自单打独斗的局面。入驻以来,辖区交通三项指数实现“三下降”,即事故警情数、亡人数和受伤数分别下降18.18%、50%、26.67%。

聚焦集约高效,抓实综合指挥,建成“最强大脑”

按照“科技+信息+研判+指挥”的思路,以“智理廊乡”数字化平台为载体,将公安“雪亮工程视频”专网、“廊乡天网”、“宁德市公安智慧警务平台”等视频资源接入综合指挥室,通过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将警务指挥调度、警情处理、警令中转等功能合为一体,实现指挥长足不出户即可在线对“三队”进行指挥调度,将情报研判、应急处突、视频应用和综合管理等功能合为一体,建设成最强“大脑”中枢。

搭建综合指挥平台。共投入1200多万元建设“智理廊乡”数字化平台和社会治理综合指挥调度平台。“智理廊乡”数字化平台先后开发基层数据、网格治理、综治平安、指挥调度、党建引领和后台管理等六大功能,12个数据模块,78项工作任务,并按照使用要求开通派出所管理和民警辅警、网格员使用权限,依托平台统一落实数据采集、指令流转、工作调度、逾期提示、考核评价等环节,实现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的闭环管理,积极打造集矛盾调处、信访接待、法律服务、网格智治、协调流转、督查考核“六位一体”的共建共治共享联合体。目前,综合指挥调度平台累计接收各类隐患及事件等930件,已办结900件,办结率达96.8%。

数据联采资源共享。开发“智理廊乡”手机端APP,作为社区、警务、综治网格力量基础数据采集工具。网格员在社区民警指导下通过“敲门、扫楼、扫街”等方式,实时采集和上传辖区实有人口、流动人口、实有房屋、安全隐患等基础数据至“智理廊乡”数字化平台,大大减轻了基层民警工作量。同时,依托社会治理综合指挥调度平台,全面汇聚“智理廊乡”手机端APP、“12345”平台等诉求事项,统一指派相关部门限期办理整改,确保纠纷、隐患“排得上来、分得下去、处得到位”。截至目前,平台已采集信息31万余条,收集社情民意4824条次、各类管理线索930条、受理群众咨询4796余人次、办理各项服务事项175余件次;先后排查并整改各类隐患278个,化解矛盾纠纷23起,各类事项网格内处置办结率达96.8%。

研判指挥精准精确。主动适应“情指行”一体化改革需要,完善指挥情报中心和警区综合指挥室硬件,通过“智理廊乡”数字化平台三维可视化界面,做好全县网格编制、二三维地图服务支撑软件建设和全县行政村及自然村影像图制作,推动网格上图、警力上图,实现可视化展示、扁平化指挥。同时各警区综合指挥室定期对网格内警情、案情、社情进行综合研判分析,分类推送社区民警和网格员,精确指导网格警务开展;社区民警和网格员根据工作实际,主动提出平台服务要求,上报警区综合指挥室,形成双向互动、闭环运行的工作格局。“智理廊乡”数字化平台和社会治理综合指挥调度平台建设和应用成果在服务社会治理、保障公共安全、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智慧巡处立体防护。结合山区地域特点,投入2000万元建设“廊乡天网”,借力警航“山雀”小队和“廊乡天网”平台,扩大视频巡查覆盖面。同时,有针对性地指导路面“车巡+步巡”力量增加对重点部位的巡逻频次,提高路面见警率和管事率。指挥室通过实时图传现场画面,监督执法规范,优化布警环节,缩减处警时间。

聚焦网格化,抓实分级分块,实现精细化管理

在党委政府“两统一网”改革(统筹人员经费、统筹职责任务、一网规范管理)中,全县共划分205个一级网格、1327个二级网格,42个警务网格。从原村干部、退役军人和退休老师等政治觉悟高、责任心强,有一定文化水平与法律知识,热心社会工作的人员选聘专职网格员1327名。日常工作中,在社区民警的带领下,结合辖区警情,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各负其责,常态化开展基础信息采集等工作,加强警情突出区域、时间段的巡逻防控,切实将为民触角延伸至群众身边。

精细化网格划分。按照“一格一警、多格一警”模式,在城区警务网格推行“2+4+N”模式(即2名民警、4名辅警、N名网格员),在农村警务网格推行“1+1+N”模式(即1名民警、1名辅警、N名网格员),将负责社区警区的民警、辅警和警务助理下沉到基层网格中,将公安“网格警务”纳入全县“全科网格”建设。截至目前,已有59名民警,65名辅警入网任职,社区警务警力达派出所警力67.05%。

精确化考核奖惩机制。制定《寿宁县村(社区)网格员管理考核办法(试行)》《农村网格员职责15条》《社区网格员职责18条》《网格员积分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等办法细则,对网格员进行赋分制管理,其中40%工作绩效由辖区派出所打分。设置网格党建、人居环境、矛盾化解等7类21项赋分指标,对网格员实行按月打分、每季度通报。试行网格员星级管理,选树“金牌网格员”30名。

精准化信息采集。把采集和录入各类基础信息作为推进警务信息化首要任务,围绕“人、地、物、事、组织”五大网格要素,建立社区警务管理模式,组成社区警务队应用统一手机采集平台,“同网”开展基础信息采集,实现“一次入户,应采尽采”,全方位、动态化采集、录入、更新各类信息,确保信息数据实时鲜活,为提升治安动态管控、强化打击破案提供重要支撑,实现社情民意在“格”中掌握、社会治理在“格”中加强、矛盾纠纷在“格”中化解、便民服务在“格”中开展的综合服务平台,提高情报信息搜集研判能力。(学习大军 寿宁公安 供稿)

责任编辑:田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