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闽东之光

宁德:增进民生福祉 绘就幸福底色

发布时间:2023-05-22 09:41:00 来源:闽东日报

春末夏初,畲族群众迎来“三月三”传统节日,从霞浦水门到蕉城九都,从福安穆云到周宁咸村……畲族群众载歌载舞,畲汉同乐,绘就“福籽同心”的幸福画卷,畲族群众的欢声笑语成为宁德市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的幸福注解。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年来,宁德市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经济取得高速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民生供给,持续增强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补齐教育短板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乡村学校生源回流、薄弱校弯道超车、特色课程丰富多彩……这是宁德市推进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带来的变化。过去一年,宁德市全面实施教育扩量提质专项行动,稳步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通过加强基础建设、实施集团化办学等创新改革,实现教育事业提质增效。

沿着美丽乡村的平坦大道一路向前,高大的教学楼矗立在青山之间。新学期伊始,走进蕉城区民族实验小学,传统与未来感在校园里交织:学生们可以是菜园里、土灶旁的“耕读学子”,也可以是人工智能智慧校园里穿戴黑科技的“赛博少年”。蕉城区民族实验小学作为福建省首批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公益项目捐赠学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用活用好人工智能资源设备,开发人工智能教育校本课程,助力学生减负增效,培养发展学生兴趣爱好。乡村学校的少年,乘着教育均衡发展的东风,插上放飞梦想的翅膀。

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确保教育优先发展,一直是宁德各级党委、政府的“心头大事”。蕉城区民族实验小学的华丽嬗变,便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增配套、补短板,增加学位供给。2022年,宁德市投入24.25亿元实施教育补短板项目78个,36个项目竣工,可容纳学位2.04万个;全年投入经费、实施项目、竣工项目、可容纳学位均超额完成任务。争取16个省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其中13个竣工投入使用,新增学位5180个。争取15个省级公办幼儿园建设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全年共投入使用14个公办幼儿园建设项目,新增幼儿园学位2640个。教育短板不断补齐,筑牢教育事业发展的稳固根基。

引优质、带薄弱,推进城乡一体发展。全市普惠性学前教育覆盖率达94%,示范园覆盖率达62.82%,均高于省定目标。创建省级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31所、省乡村温馨校园3所。遴选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参加省级评选,实现宁德市省级特等奖“零”的突破。成立11个“互联网+教研联盟”,覆盖50多所学校。福安一中和霞浦一中被确认为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宁德一中和福鼎一中被确认为省第二批示范建设高中,7所学校被列为省普通高中特色项目培育学校,7所学校获评首批省级“义务教育教改示范校”。城乡、校际的教育不均衡被接连打破,加快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稳“双减”、强特色,夯实素质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宁德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打造具有宁德特色的思政课品牌,开展“习爷爷在宁德的故事”进校园学习实践活动7300多场;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校园,成立268个宣讲团(队),开展宣讲1200场受益师生15万人次。积极推进研学实践教育和劳动教育,培育市级研学实践营地、基地和劳动教育基地21个,参与研学实践18万余人次。

提质量、促融合,提升教育服务水平。宁德市职业教育紧紧围绕服务四大主导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辐射教育功效,充分发挥教育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智力支持、科技支撑和文化引领作用。职业院校对接四大主导产业招生比例保持在60%;推进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建设,新获批9所学校证书制度试点44项。全市13所职业院校与230家企业(单位)建立实质合作关系,与四大主导产业链企业联办订单班(冠名班)44个。宁德师范学院列入省级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B类单位,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农垦茶产业学院获批省级试点项目。

强化健康护佑

崭新的大楼、温馨的病房……日前,记者走进福安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只见医疗环境干净整洁,前来就诊的群众享受着高效便捷的医卫服务。

位于坂中乡的福安市人民医院新院区是福安市重点民生项目。项目按照三级综合性医院规划建设,建设有门急诊综合楼、妇幼保健楼等。该院整合了福安市中医院、福安市妇幼保健院、福安市民族医院、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个乡镇卫生院组建福安市人民医院总医院,实现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是福安市县级医院能力提升项目,为当地群众带来更好的就医体验。

健康是人民幸福之本、社会发展之基。近年来,宁德市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疗卫生补短板、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着手,全面加快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着力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医疗卫生短板加快补齐。2022年,实施医疗卫生补短板项目64个,完成投资11.85亿元,超额完成18.5%,新增床位1355张。全市千人均床位数大幅度增加至5.51张,全省排名升至第5位。市医院呼吸内科、闽东医院麻醉科等8个专科入选新一轮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增至46个。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全面启动县级综合医院“临床四大中心”建设,已完成标准化建设11个。全市公立医院新建成一站式服务中心8个、暖心手术室11个、便民诊室13个。宁德市医院、闽东医院和福鼎市医院完成互联网医院平台建设并投入使用。宁德市区域医学影像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覆盖市-县-乡医学影像专科医联体逐步构建。

基层和妇幼保健服务能力稳步提升。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增至84元。深化“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全市共有7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基本标准,达标率56.35%;9家机构达到推荐标准。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139.69万人,签约率80.49%。2022年,全市开展免费“两癌”检查9.8万人次,免费开展适龄女性HPV疫苗接种2.48万人。

此外,宁德市还聚焦群众关心关切,进一步深化为民办实事成效。优化“一老一少”健康服务,全市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约合作覆盖率100%;建成“福建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144家;全市新改扩建普惠托育机构20个、新增托位2156个;推出婴儿“出生一件事”集成套餐办理。开展群众性应急救护公益培训1.4万人次,在公共场所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AED)140台。开展“百名医生千人次下基层”活动,2022年,共选派190名医师下基层支援1650人次,服务基层群众1.5万多人次。

筑牢社会保障

“随着消费逐步恢复,我们服务业也得到回暖。目前,我们吸收就业650多人,且收入稳定。”美团外卖宁德运营中心负责人林伟凡说。

就业有保障,饭碗端得稳。今年以来,宁德市举办“春风行动”等线上、线下招聘会60场,提供就业岗位6.46万个次,达成就业意向8293人。

2022年,宁德市就业形势稳中向好,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98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7028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3614人,在省对市促进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综合考评中连续3年获评优秀等次。宁德市着力创建“无忧就业城市”品牌,设立省外劳务工作站11个,实现常态化跨省招工引才,解决企业用工5万余人,经验做法被省人社厅在全省推广。同时,全年发放稳岗扩岗资金1.2亿元。在省对市就业补助资金绩效考评中连续5年位列优秀等次。

宁德市还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数据显示,宁德市创业担保贷款发放量连续3年全省第一,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项目参加省级资助项目评审获奖数量实现“七连冠”。2022年,获奖数量及奖金均列全省第一,全年吸引高校毕业生来宁就业创业9474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位列全省第三。

社会保障,民生之安。2022年,宁德市社保体系不断健全,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分别参保104.82万人、62.09万人、38.5万人,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城乡居民参保144.9万人,较上年度增加3.22万人。同时,创新开展“福保”宣传员活动,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指数位居全省第一;开展“同城通办”社会保险经办数字化专项工作试点,实现更多业务“就近办”。

举措落得实,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全市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总体调整幅度4%左右,月人均增加134元;城乡居民月人均基础养老金提高140元。此外,还建立“1+4”机制,提升社保服务质量,发挥政策效应最大化,建设立等可取社保卡服务网点368个,打造城区步行15分钟人社便民服务圈。

为保障劳动者权益,宁德市人社部门开展“制度落实提升年”行动,持续巩固“无欠薪项目部”创建工作成效。全市752个项目部完成“无欠薪项目部”亮牌工作,公布市级“无欠薪标杆项目”47个,根治欠薪工作平稳有序。

宁德市还十分重视新业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在全省率先开展“3+2”专项行动,亚南电机获评“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示范企业”;优化企业薪酬分配制度,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工作经验被省人社厅与省国资委联合发文推广,并入选人社部编写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解读与实务操作》。

人有一技之长,增收才有保障。宁德市实施“万名蓝领”培训计划,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开展紧缺高技能人才培训。全市共培训7.3万人次,其中培训企业职工2.31万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绩效评价位列全省第一。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人数全省第一,经验做法被人社部编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成果集》。在全省率先开展“宁德工匠”遴选,建设宁德首个“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库。

(学习大军 荐稿)

责任编辑:田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