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子
从一棵树到千亩林,三代人四十载绿色接力。福建省“造林大户”黄振芳一家,见证乡村绿色嬗变,争做森林“四库”的实践者、传播者。
林海苍翠连绵,高天白云舒卷。
2023年春夏之交,宁德市周宁县七步镇后洋村黄振芳家庭林场,7000多亩山林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一拨又一拨游客走进这个“天然氧吧”,尽情“深呼吸”。现年95岁的黄振芳老人漫步林间,不时抬头凝望满眼的绿,40年前植树造林的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仿佛就在昨天。
一
“抬头见荒山,吃穿奔波忙;年关口袋紧,父母焦心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后洋村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这,也是后洋村当时的真实写照。
能有多荒?
“满山遍野都是荒山荒田,草比人还高。”
能有多穷?
“200多人的村子,没娶到媳妇的光棍就有30多个,年龄最大的有35岁。”
黄振芳一家更是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作为村里的会计,黄振芳勤恳能干。但一家老小七口人,一年忙到头,连肚子都吃不饱。地瓜米对半掺、配酸芥菜是常态,还时常向左邻右舍借钱借米。“那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常年不见油腥,衣服补了又补。每年就盼着过年那一天,有白米饭吃,有肉配。”说起这些往事,黄振芳的大儿子黄传融红了眼眶。
1974年,黄振芳家中穷得实在揭不开锅了。为了能吃上饭,大女儿出嫁后,黄振芳无奈将9岁的二女儿送去邻村当童养媳,后又把7岁的小女儿送给邻居做女儿。两个女儿离开时,都抱着妈妈号啕大哭,纵有千般不舍、万分不愿,但却无济于事。“没办法呀,真的是没有办法,撑不下去了。”黄振芳哽咽难言。
“穷怕了!那样的苦日子真的过够了!”孩子送人后,黄振芳常常一个人跑到村后大山上偷偷抹眼泪。待平静下来,他就苦苦思索脱贫的法子。可举目四望,芒草灌木,青山留白。“到处是荒山,没有一片绿。”那时的后洋村,由于贫穷,村民纷纷提着斧头上山,砍柴烧火、卖钱,山头渐渐变成了“光头山”。
此后二十多年里,后洋村常年地质灾害频发。春夏时节,暴雨山洪倾泻,泥石流来袭,田地屡屡被毁,村民生活“雪上加霜”。干旱年份,山头存不住水,全村又陷入缺水的窘境。生态恶化与深度贫困,犹如孪生兄弟在后洋村深深“扎根”。弱鸟可望先飞,但如何飞?往哪儿飞?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后洋这个小山村,黄振芳一家也迎来改变命运的机会。父子俩瞅准时机,率先承包10亩田地,种植杂交水稻。浸种、育秧、插秧……忙得不亦乐乎。春种秋收,沉甸甸的稻穗日渐饱满,挂满枝头。“亩产千斤,年产超万斤。”望着满仓的稻谷,一家人有种说不出的满足感。头炮打响!信心倍增!
黄振芳又抓住县里鼓励发展富民产业的政策机遇,将眼光转到开荒种茶上。一口气开垦7亩荒山,他成为全县首批“种茶人”。按照高标准经营三年,茶园首次迎来收获,茶叶每亩收入突破2000元。黄振芳一家不仅还清了外债,而且一举成为全村第一个“万元户”。“开心极了,万元户啊!这在之前想都不敢想。”黄振芳面露喜色。
村民纷纷效仿,一起开荒种茶。有了茶园,就有了收入,周边村庄来采茶的女孩子愿意留下来,村里的单身汉乐坏了……种茶虽给大伙儿带来了“甜头”,但他们心里仍不踏实。“洪水和干旱交替来袭,我们发展产业总是战战兢兢的。”黄振芳依然心有余悸。
二
1981年,以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和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林业“三定”政策出台。“山上没有树,沙土就保不住,照这样下去,我们村迟早是会被冲垮的。现在好了,国家有政策,鼓励大家多种树,树苗白给,每亩地还有补贴呢!大家种树吧,树活了,人才能活!”村委会向全体村民发出号召。
“树大了才能卖,至少得十多年吧,等太久了。”“要不你把树苗给我,直接卖现钱,更好。”“种树啊,还不如打工赚钱快。”……对于新政策,村民们顾虑重重,踯躅不前。然而,一直在思索谋划如何“靠山吃山”的黄振芳,心里有了新打算——在绿水青山中找出路。
后洋村九山半水半分田,荒山地多,一直都没怎么被利用,关键是如何化“劣势”为优势、变“包袱”为财富。而且,村里自古就有“凡属众山均为公有,谁造林则造林收入归谁所有,砍伐后山权仍归公有”的规定。冷静思考之下,黄振芳认定“承包山地,开荒种树”是一条致富路。他掰着手指头算了一笔账:树木当时非常值钱,一立方米就可以卖1200元。假如一棵树能赚一块钱,种1000棵就能赚1000块。
说干就干!1983年春,黄振芳带着全家,毅然上山开荒、挖穴、种树,成了全县“上山种树第一人”。荒草多,水源少,没有路……困难面前,黄振芳一家没有退缩,他们扛着犁头、锄头、砍刀上山了,砍去茅草、棘刺、藤蔓,栽种松树、杉树。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每天,他们一大早就出发。坡陡路远,一天下来,常常是上衣浸满汗水,裤子沾满露水,浑身都是湿的。
造林刚刚开始,不幸迎头一击——黄振芳的妻子因病去世。“日子总算好些了,她还没来得及享受,说没就没了。”黄振芳老泪纵横。小树苗已经运回来,一家人在悲痛中擦干眼泪,扛起树苗再上山。一亩、两亩、十亩;一棵、百棵、千棵……几个月后,50亩小树苗在后洋“后门山”落户安家。“满山的小树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摆,感觉生活有了希望,有了盼头。”黄振芳笃定地认为,变荒山为青山,定能闯出一片天。
三
造林初见成效,黄振芳成了县里的名人,受邀参加全县林业会议。“国家支持,政策也好,参会后我们深受鼓舞。”黄振芳语气中透着坚毅。可闹心的事说来就来,1984年秋,一场山火烧毁了后洋村周边800多亩山林。焚焦的山岭、裸露的红壤、枯死的残枝,满目疮痍的场景让黄振芳痛心不已,当即决定大面积植树造林。
“你都一把年纪了,干吗和自己过不去?”“种树要花大钱,你有多少钱,敢往荒山里扔?”……村民们纷纷表示不解。这活儿是难干,但总得有人干。抱着这样的想法,黄振芳征得家人同意,雇了20多个工人上山种树。
那年冬天,山里下了好几场大雪,大山被封冻在冰雪之中。春节前夕,黄振芳父子到20多里外的县林业局挑运树苗,手脚冻裂了,鲜血直流。为了能赶在立春前将树苗种下,他们草草贴上医用胶布就上山开荒。扒雪堆、敲冰块、挖林穴……黄振芳一家冒着严寒上山栽种树苗。“手冻僵了,握不住铁锹把,就放在嘴边使劲儿哈着气。”连续100多天不停歇,雇佣工人2340多人次,他们种下20多万棵松木和杉木苗,植树造林近千亩,谱写了一曲激荡人心的劳动者之歌。
不过,这一“折腾”,黄振芳掏空了家底,再次欠上外债。“一开始啥都没有,拼命干了好多年,又什么都没有了。”黄振芳摇了摇头。尽管过程艰难,但是黄振芳越干越“上瘾”。那段时间,他经常梦到小树苗长成了参天大树,醒来后,种树的信心更足了。
三分种,七分管。夏秋季节,黄振芳和黄传融早出晚归进山拔杂草。当年,树苗成活率高达百分之九十。
“造林短期内见不到效益,这样下去不是办法。”盘算着欠下的外债越来越多,黄振芳陷入了沉思。1985年,黄传融偶然从《福建日报》上看到南平有成功种植速生丰产商品用材林的报道,便与父亲商量引进“速生林”以弥补树林生长慢的缺点。想法有了,资金缺口问题接踵而至。怎么办?黄传融硬着头皮写了一份报告呈送给县长。没承想,县林业局和农委相关负责人立即带领银行行长前来考察。“贷款可以,谁来担保?”银行行长抛出难题。“我来担保!”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的回答斩钉截铁。于是,黄振芳家向银行贷款8万元,修建机耕路,购置拖拉机,投身到114亩速生林建设中。
为了方便管理,黄振芳在山上盖了一幢管理房,携全家搬到山上,与树为伴。1985年,一家人在管理房里度过第一个难忘的春节。
在山上,一年四季都闲不下来:春天,栽树施肥;夏天,管理树木;秋天,修整土地;冬天,巡查护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这样,黄振芳和家人们在山间坚守着、盼望着。“我们从养鸡场运来肥料滋养树苗,第一年就长一米高,省里专家来看,都竖起大拇指说‘超过历史最高水平’。”黄传融话语中不无自豪。
四
树苗长势喜人,黄振芳父子开始了新尝试,在速生林中套种马铃薯、玉米、魔芋、茶叶等作物,采取“以短养长”的方式增加前期收入。1986年,林场迎来第一个收获的季节:秋收结算,套种作物收入高达2万多元。“没有苦,哪有甜;不种树,哪来富!”经过几年精心的养护管理,黄振芳不仅将所有贷款还清,还有盈余,小树苗长成大树,原来的荒山地一片蓊郁。
短短三年,黄振芳一家铆劲植树造林1207亩,为闽东绿化植树带了个好头,引起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关注。他先后3次深入黄振芳家庭林场调研,亲手种下3棵杉树。奇迹在这里诞生,“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的“三库”绿色生态理念也在这里萌发和实践。1989年2月23日,黄振芳被请到宁德地区行署会议厅,给地直机关副科长以上干部作改革十年的形势报告。“没有党的富民政策,也没有我黄振芳的今天。我是外地迁到后洋村来的,这里的山是张家祖宗山,要不是改革,搞林业‘三定’,我怎么能在这山上种树呢?”黄振芳站上讲台,通过自己一人、一户的故事,讲述生活变化,分享脱贫致富经验。
“山鸡飞上凤凰台”,经由《福建日报》报道,一时传为佳话。同年7月15日,宁德地区第一家有偿转让活立木市场现场会在周宁召开。黄振芳将预估12万元的114亩速生林分成10股,有偿转让给地区老区办、县老区办、七步乡人民政府、后洋村委会,地、县、乡、村、户五级合股联营,解决林业发展“远水解不了近渴”的问题。“和这些树相处久了,自然就有了感情,舍不得让其受到半点伤害。”黄振芳连连感叹,通过有偿转让,不砍树也能致富,真的是太好了。
开荒造林,绿满荒山,黄振芳被评为宁德地区唯一的“全省造林大户”,先后获得十多项国家、省、市、县荣誉称号,还当选省政协委员。黄传融也捧回“全国青少年绿化祖国突击手”等荣誉称号。黄振芳一家成了远近闻名的“造林大户”,前来请教的人络绎不绝。“不只周边镇村,周边县市也来邀请我们去传经送宝,那段时间虽然忙,但感觉特别充实。”黄传融说。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看到黄振芳家庭林场办得有声有色,曾经“冷眼旁观”的村民纷纷行动起来。一时间,村里村外掀起了造林热。从一家种到家家植,短短几年,后洋村林地面积扩增到7307亩。“什么时候闽东的山都绿了,什么时候闽东就富裕了。”黄振芳口中的朴素话语,道出了深刻道理。
闽东的振兴在于“林”。在周宁,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成为“黄振芳”。每到春季,当地干部、职工、师生和群众都不约而同走上山,挖坑、栽树、填土,一株株山樱花、紫薇树苗次第栽下,植树造林蔚然成风。
40年来,周宁县绿色家底逐年厚实,林地面积新增52.5万亩,森林覆盖率从42.8%增长到72.96%。如今,山已成林,树已成荫,幸福有了绿色“靠山”。“起初是为了改善生活,后来只是想让家乡的山更青、水更绿。”黄传融豪情满怀,“整个村庄都变绿了,空气越来越好,受益的不就是我们自己吗?”
五
过去身在宝山空手而归,现在身在宝山硕果累累。
林木葱葱草药香。时下,黄振芳家庭林场成片的芍药竞相绽放、展露身姿,在绿树的衬托下分外鲜艳。黄传融在林下忙碌,抢抓农时,对芍药、黄精等中草药进行绿色管护,脸上堆满了笑容。
绿色接力,生生不息。虽然黄振芳老人依然精神矍铄,但是林场中的一应事务已全部交给黄传融打理。不过,黄振芳的叮嘱语重心长:“昔日的小树苗已长数十米高,太不容易了。这些树木,我舍不得砍,你也不能砍。”
蹚出添绿增金路,不砍树照样能致富。黄传融深耕林下,种植100多亩中草药,养蜂200箱,“靠山吃山”吃出了“新滋味”。比如,每年仅蜂蜜这块,收入就有15万元。等中草药收成了,收入会更可观。从与父亲一起植绿到发展林下经济,黄传融见证了这片山头的美丽嬗变。依托良好生态优势,黄传融尝试发展生态农业,流转89亩土地,种植葡萄、土豆、蜜薯等,带动50多名村民增收致富。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7000多亩山林是后洋村最宝贵的财富,如何林下掘金是村党支部书记张妙香一直思考的课题。以黄振芳家庭林场为榜样,后洋村探索“林养、林种、林游”融合新模式,和谐牧业、三杉花卉、林下中草药种植等绿色产业纷纷落地,活力涌动潜力足。
如今,黄振芳家庭林场已发展为周宁县“三库”生态文明学习实践基地,并建起全国首个“森林党校”。2021年7月,全省首个“林业生态文明实践基地”也在此成立。背靠绿色银行,后洋村“出圈”又“出彩”。眼下,黄振芳家庭林场成为研学游的热门选择。
森林涵养生态,生态催生产业,产业造福乡亲。去年,后洋村村集体收入近7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森林既是水库、钱库、粮库,也是碳库。”怀揣着“绿色银行”,后洋村的绿色发展故事越写越精彩。去年,周宁县量身打造专属碳汇金融产品“碳汇贷”。后洋村成为首个“买碳翁”,以林木资源折成碳汇价,成功贷款10万元“碳汇贷”。“村里用这笔贷款发展林下中草药种植和森林旅游,让山林成为真正的‘钱库’。”畅想着如何一步步变青山为金山,张妙香浑身都是劲。
六
父子一条心,青春变青山。
“三十多年前,爷爷带领正值青春之年的父辈们垦荒造林,誓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在黄振芳家庭林场,黄振芳的孙女黄娟娟正深情地讲述一家人植树造林的故事。
“树三代”黄娟娟是小学老师。在她的记忆中,爷爷和父亲在山里的时间比在家里多。“那个时候,天刚蒙蒙亮,爷爷和爸爸就拎着饭盒,提着马灯出家门了,每天踏着暮色才归家。”这样的场景,一直烙印在黄娟娟的脑海中。
随着山林一起成长的黄娟娟,对山林情有独钟。“印象中,山上的小树苗跟幼小的我一般高,我和小伙伴最喜欢在里面捉迷藏、玩游击战。仿佛在转眼之间,自己已长大,千树育成林。”重拾童年记忆,黄娟娟不住感叹,“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正是这些亲身经历、所见所闻,让黄娟娟萌生出一个想法——讲好黄振芳家庭林场故事,引导更多人行动起来,持之以恒多种树、种好树、管好树,共绘美丽中国新画卷。2021年,黄娟娟参加“习爷爷在宁德的故事”学习实践活动,与孩子们分享那段难忘的岁月。
自此,听故事的黄娟娟,成了讲故事的人。“在心间播一粒种,拥春天希望满怀。”怀揣梦想的黄娟娟,已被聘为宁德市“金牌宣讲员”。“守护这片大山,就是守护自己的家园。”黄娟娟眼里闪着光。
把一件件林下产品搬进直播间,这是黄振芳孙子黄宇斌编织的蓝图。受祖辈父辈影响,大学毕业后的黄宇斌选择从大城市返回家乡,与山林打交道。他组建“90后”青年团队,做直播,拍短视频,牵手电商,用新模式赋能传统林业,让后洋林下产品冲向“云端”。
绿了青山,火了日子。在后洋,生态文明理念如水波漾开。背靠宝贵绿色资源,新一代青年接续林下掘金,有的成立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有的创建林场研学基地,还有的培育多肉植物销往世界各地……
“父亲年纪大了,不能天天上山,但心里一刻都放不下那片林,去年他终于圆了入党梦。”站在山顶眺望,千沟万壑披上绿色新装,黄传融感慨,“我们30多年的艰苦奋斗,值了!”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望着远处郁郁葱葱的森林,黄传融心里还惦记着一件事:村里有一大片森林的潜力没有挖掘出来。如能开发好,森林旅游、森林康养未来可期!
责任编辑:田雨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