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嘉兴市海盐县武原街道从部门整合、程序规范、智能支撑、合规指导等方面入手,大力推动乡镇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2022年,行政执法赋权乡镇以来,武原街道行政执法行为实现零争议、零复议、零诉讼。
武原街道秉持“改革创新、法治先行”的理念,致力打造枫桥式行政执法队,多措并举,深入推进乡镇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整合“四个平台”执法力量的“一站式”执法办案管理中心,通过建立一系列配套制度体系,提供清晰的执法实务操作指引,为基层执法人员减轻负担,提升执法质效,优化营商环境。
“首违不罚” 执法有温度
“在执法过程中,我们也是严管厚爱。”针对3月1日期实施的《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武原街道安全生态分队对于企业在检查中第一次发现的问题要求限期改正,立即排除隐患,主动为企业发展提供“容错支持”,执法兼顾力度与温度。
推行“首违不罚”“轻微减罚”制度,对违法情节轻微且首次违法的行为遵循免罚不免责的原则,要求当事人签订承诺书,及时纠正、消除影响,让一些企业在法律框架内有纠错、完善法律薄弱点、重新出发的机会。同时严罚对违背市场规律、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使行政执法更规范有尺度有温度。对企业的处罚落实四级审批制度,由承办人员、法制员、承办部门、法制部门、机关负责人,层层把关。
武原街道行政执法办2022年开展行政检查4926次,其中作出处罚决定705件,大部分都要求改正不立案。2022年8月海盐县行政执法赋权乡镇以来,武原街道在户外广告未保养、侵占消防通道、占道经营等事由处罚案件,作出不予行政处罚的决定,这些案件属初次违法未造成危害后果,并已及时改正,符合“首违不罚”要素清单条件,于是依法不予作出不予处罚决定。
向事前延伸 执法拓“宽度”
“行政执法不能‘以罚代管’‘一罚了之’,必须坚持行政处罚与教育引导相结合。”为此,武原街道将事后处罚向事前指导延伸,帮助企业开展行政合规建设,街道党员干部聚焦为企业“解难题、破难题”,动员党员干部转变工作作风靠前服务,助力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截至目前,已派出党员干部120人次,走访服务企业156家,收集解决问题诉求53个。
经发办、行政执法办进行企业行政合规指导,对企业存在的安全生产、“风险点”、“隐患点”进行梳理。“我们非常欢迎执法人员上门全程指导,用我们听得懂、看得见的方式指导我们平时生产过程中应该做好哪些工作,怎么做这些工作”某企业经理这样说,丁亢作为武原街道安全生态分队的队长,他明显感觉企业以往都不愿意配合;但现在,企业不仅配合度高了,还经常联系站办了解法律询问政策。开年以来,街道安全生态分队组织执法人员及安全管家,对辖区内的工贸企业复工复产情况进行督查指导,确保有序开工,安全运行,截止目前累计指导企业130。
稽查执法分队对辖区施工工地开展建筑工地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查一次”,强化建筑施工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和从业人员安全意识、环境保护意识,排查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隐患,主要针对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工地施工各类审批手续是否齐全、工地施工安全生产方面等相关问题进行指导和检查,强化指导服务,尤其是针对建筑工地扬尘治理还存在短板的施工工地,根据规范指导施工企业建立规范化的扬尘防治设施、设备。针对施工噪声扰民多发的建筑工地,约谈施工企业负责人,宣传政策法规并督促整改。截止2023年2月28日,分队共计指导服务工地27家。强化指导服务的同时,利用好执法手段,对多发和整改不力的立案调查。
深化数字技术 执法推“速度”
在推动行政执法规范化过程中,武原街道不断深化数字技术在行政执法领域的应用,运用数字执法平台从日常监管到案源发现再到调查取证、行政处罚等环节构建智慧执法新模式,建立综合信息指挥室,打造智能高效执法平台,优化办案流程,为一线执法人员减负。现在实行的“大综合一体化”系统,执法办案的效率大幅度提升了,以往完成一个案件当事人要跑来签字至少4次,现在执法文书都是系统生成,文书可以选择电子送达、短信送达,当事人可以最多只跑一次,执法服务高效便捷,同时执法行为码实时查看处罚进度,提升执法服务,对于认错认罚后小的处罚案件更加可以快速办理,从立案到结案不到1小时就可以完成。
行政执法办分管领导宋振光说:“武原街道流动人口多、工业企业多,行政执法工作量大面广,搭建数字平台成为改善这一情况的有力抓手。发挥大数据的作用,让数据‘多跑路’,群众不跑路,减少执法人员负担,提升便捷高效的执法服务。”(王媛媛)
责任编辑:宫宇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