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关注

以“自为”为要义 探索打造温州文化礼堂区域样板

发布时间:2023-03-16 16:11:40 来源:中国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是地方传承发展的根与魂,而文化礼堂是观察地域发展变迁和文化传承的重要窗口。如何激发文化礼堂的内在活力,丰富群众精神家园,一直是党委、政府和社会人士关心和关注的热点话题。

温州文化礼堂探索建、管、用、育、数五位一体的综合路径,在建设、培育、发展、转化、共享等环节上实现同频共振,深度融合,进而形成“内生”不断、动态更新的有机体系,有着自己的特性。

凸显文化礼堂的“自为”要义

文化礼堂强调运营方和参与方具有自我净化、自我更新、自我造血的有机动态协同,以求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这相对于送文化、种文化、育文化而言,既注重与它们的联系,强调送里有自、种里有自、育里有自,又要追求更高的“自为”属性,让民众从被动转为主动、从自发转为自觉,真正成为文化礼堂的主人,而不是客人或外人。

2015年,我市《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精神家园”工程加强文化礼堂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鼓励和支持文化礼堂自办文化团体,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活动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随后,龙湾区等地文化礼堂积极践行探索“自为”机制,出台了《关于推进全区文化礼堂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全区文化礼堂长效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经过数年发展,温州各地文化礼堂基本上实现了自办自管。

具体来说,一是村社文化活动“自我更新”,通过展览室、村史村情廊等展示历史沿革、文化遗存等,介绍乡村风貌、典型人物等;与儿童友好型社会创建相结合,经常性开展课后兴趣班等亲情化服务;通过“文化积分银行+便民服务卡”“队伍引育+场地租赁”等创新“以堂养堂”模式,激发礼堂“造血功能”。

二是村社运营模式“自我造血”,通过“文化礼堂+文旅”“+直播”“+春晚”等运营方式,实现文化赋能,把“我们的礼堂”转变成“我们的创业乐园”;将乡土文化和文化创意相结合,创造一大批接地气的文化产品,用活“宣传载体”,用本地话创编文艺精品,弘扬社会文明新风尚;围绕“幸福温州,礼堂有礼”主题,通过非遗、传统手工、地道食材、文创产品等“我们的村礼”的打造来展现温州农村新风貌,进而以文化创意赋能乡村振兴。

三是村社文化符号“自我认同”,依托侨乡文化、家(风)(训)文化、慈孝善文化和红色文化等,挖掘当地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建设乡村记忆馆、道德馆等室馆亭廊厅台桥,在建筑风格、展示内容、活动样式、模式机制等方面打造以“三堂五室六廊八大员”为主要内容的具有温州特色的文化礼堂;注重地域特色文化、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创新,组织开展“非遗传承”进礼堂、“我们的村晚”等系列活动,形成村社成员内部认同的文化标识。

创新文化礼堂的历史传承

传统文化是文化礼堂展示区域个性特征的内在机理,也是它们不断迭代升级、守正创新的内驱动力。

一是传统价值批判性弘扬,通过对农耕文化、孝德文化、戏曲文化、渔俗文化等中华优秀乡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熔铸民风民俗、民间曲艺、民间工艺,注入“乡愁基因”。积极打造“最美”系列、好家风家庭系列等,组织开展最美家庭、最美婆婆、最美邻里等评选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学习“最美”、争当“最美”;积极打造“新乡贤宣传”系列,积极建设乡贤馆、乡贤会客厅等乡贤阵地,开展最美新乡贤宣传和推介系列活动,弘扬新乡贤文化。

二是传统场所创造性转化。充分挖掘、活化当地存量资源,“借壳”宗祠跃升为文化礼堂,古为今用,使其成为传播村史民情、乡风文化、传统习俗等功能的文化新阵地。积极培育“红色细胞”系列,实施“文化礼堂+红色”行动,深挖本地“红色”教育资源,开展红色研学活动,以丰富多彩的党史文化为核心,培育塑造主流价值观,染红文化底色,巩固党建阵地。

三是传统活动创新性发展。结合“我们的节日”,开展春节祈福迎新、清明公祭、重阳敬老、国庆庆祝、儿童开蒙、成人仪式等文化节庆礼仪活动;不断强化“我们的礼堂 我们的家”和“大家的礼堂 大家管”的理念,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我们的”系列品牌活动,促进市区县内文化交流,把“礼堂的事”变成“自己家的事”。重点关注“一老一少”,围绕弱势群体、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企业新温州人等特殊群体,开展重阳敬老、医疗下乡等特色活动,让文化礼堂成为维系邻里和睦的纽带。

勇立文化礼堂的时代潮头

当前,我国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我市文化礼堂应成为社区农村文化高地建设的重要抓手,为实现乡村振兴、文化振兴,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贡献自身的力量。

一是社会力量结对共建,引进专业人士入驻文化礼堂,开辟研究基地或工作室。温州各地邀请民间文艺协会和专家团体等与文化礼堂结对,在文化礼堂成立研究基地、研学基地。同时,文化礼堂还与在温高校共建结对,启动“新青年下乡”活动,开展义诊+宣讲等惠民服务、文艺演出等,巩固壮大基层思想文化阵地。此外,以联合共建的方式,邀请社会力量参与文化礼堂建设,筹建一批学校文化礼堂和企业文化俱乐部。

二是数字智能赋能发展。通过“e礼堂”建设,整合健康医疗、法律应用、金融普及等服务资源,打通“信息孤岛”,提升服务效能。通过“宣传嘉”打造集成化数字功能模块,打通云供给链条,实现点单派单评价服务一键智达;以VR全景技术、AR虚拟、AI或新兴智能方式,打造个性化应用场景,参与线上线下各种培训活动,拓展数字资源,做到一屏尽览、一指即达。

三是体制机制全程保障,明确领导主体,形成党委书记带头抓、分管领导务实管的工作格局,并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建好人才队伍,打造一支以政府人员为主导、志愿者参与为主体的管理队伍大平台;筹建理事会,组建文化礼堂总干事联盟或发展促进会,创新推动文化礼堂管理形成“抱团发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交流合作模式,进而实现文化礼堂运营管理的精细化。

温州文化礼堂建设在具体实践中有成绩也有经验,有共性问题也有个性问题。但总的来说,它为我省其他地区如何实现“送”“种”“育”和“自”文化相融合,让传统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真正落地生根、扎根群众,提供一个可资借鉴和参考的区域样板。

(温州医科大学 秦靖然 叶建)

责任编辑:田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