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书画

追忆舍知老人陈璧承先生

发布时间:2023-03-08 15:23:05 来源:中国报道

陈璧承(1904年—1998年),浙江萧山人,字云从,号序西,晚称舍知老人。

陈璧承先生出生于1904年,萧山涝湖陈氏二十八世孙。作为萧山近代的名门望族,陈氏家族不仅在科举考场上进士举人辈出,更是兴办实业,造福一方。如祖父辈陈光颍(1830—1904)创办的合义和丝厂、通惠公纱厂是近代萧山民营工业之发轫,是当时浙江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民族资本企业之一。陈氏家族还振兴教育、义行善举,如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创办萧山明新女子小学(民国16年改名“彦昇小学”),道光末年(1850)闻家堰江水决堤后独修运河西堤,还兴办养老堂、育婴堂、贫儿院、习艺所、义庄、药局、棺会、义冢等,民国的《萧山县志稿》对义行均有记载,乡人赞其为世代善良人家。

陈璧承先生出生于萧山涝湖陈氏世家纳敏堂,幼年过继到余姚伯父“原德堂”家。年少时,就读于无锡国学专修馆,师从光绪壬辰科(1892)进士、文学家太仓人唐文治和翰林院编修、经学家苏州人曹元弼,与唐兰、钱仲联等为同学。毕业后就职于杭州中国银行,1937年日寇入浙杭州沦陷后,随省府迁永康、龙泉,至江西赣州,在战乱中保护民族资产免遭敌人破坏。

陈璧承先生善治经学小学、爱诗文、精书法、长鉴赏、谙释典、识堪舆、会操古琴。堂号“审六堂”,居室称“时检斋”、“琴砚书屋”。陈璧承先生颇受儒家思想熏陶,一生为保护中国传统文化而奔走不息,还博众采长,在书法领域有极深的造诣。

为余海燕《松鹤图》题“松鹤长春”

陈璧承书法作品

陈璧承先生系旧知识分子,又是国学大家,故其住宅多有雅称,陈先生家的堂号为“审六堂”。对此堂号、余绍宋先生有题额,款识是:“云从吾兄笃学流厉,以匡衡曾言审六艺之指为永,永不易道,取以颜其居属。龙游余绍宋书之”。陈先生把会客室称“琴砚书屋”,在丙戌(1946年)余先生亦有题额。陈先生把书房称“时检斋”,马一浮先生(落款和钤印皆称其号“蠲叟”)和高鱼占先生均题了篆字额。人们进此旧宅总有一种“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的感觉。西泠印社篆刻家来楚生、吴朴堂、韩登安诸先生分别为陈先生篆刻过“审六堂”、“琴砚书屋”、“时检斋”和“陈璧承藏书记”等印章,供陈先生作书画时和藏书时钤用。

图3 “西泠”篆刻家给陈先生留存的部分作品

印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释文

陈璧承

审六堂

琴砚书屋

时检斋

陈璧承藏书记

篆刻者

王禔

来楚生

吴朴堂

韩登安

20世纪中期在杭与马一浮、张宗祥、余绍宋、高时丰、堵申甫等名流前辈交往甚密。著名诗人、"一代词宗"徐行恭先生(1893--1988)为陈先生和马一浮先生的合影题诗极为精当,诗云:

风仪岳峙与渊渟,旷代宗师炳列星。

造膝几人青眼及,可容问字叩玄亭。

堵申甫与陈璧承(立者),一九五四年春节陈闻摄

陈璧承先生一生淡泊宁静,为人通达,晚年生活颇具禅趣。这从其诗文中可以看出,如《自题心香自生庵图》“草堂无物唯余榻,胸未滞尘天海宽。我与鸢鱼同俯仰,心香生处不知端"。晚年著有《乡故睉錄》《萧山涝湖陈氏城厢镇支世系》等。

陈璧承先生于1998年1月24日去世,享年九十四岁。亲友送来挽联甚多。其中学者、邑人戴维朴先生(1915--2011)写的长联情深意切。联云:

两浙著儒流,薪传绵远,顺耳饫绪论,此日宗风公硕果;

一生循道义,庭训相承,肃容陪几杖,百年遗德众望归。

陈璧承先生的一生,几乎贯穿整个二十世纪,在近百年的时间里,乘着时代的风浪起起伏伏,见证了民族从罹难到独立,再到复兴的全过程。他始终以国为大、家为小,在艰难的人生道路上,始终坚定自我之信仰,恪守独立之精神,是一位道德和情操都十分高尚的长者。我们追忆他,是为了宣传和学习他为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做出的贡献,继承其遗志,将文化复兴继续推向前进。

舍知老人,我永远怀念他!(杨莉 整理)

责任编辑:田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