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芦山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产出来”“管出来”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守底线”“拉高线”同步推,“保安全”“提品质”一起抓。近年来,该县先后被评为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材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国有机农产品基地、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先进县等,全县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稳中向好,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落实基层网格管理 夯实监管属地责任
首先是强化政治担当,压实监管责任。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纳入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的重要内容、纳入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工作考核内容,进一步压实属地责任,推进监管重心下移,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其次是落实网格管理,实施全域监管。严格落实网格“定人、定格、定责”要求,建立以乡镇(街道)、村(社区)和规模生产经营主体为责任单位的监管网格,建立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名录80多家,并要求全部入驻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网格员开展日常巡查指导和投入品管控,开展农产品快检检测,开展日常巡查,提供质量安全控制生产技术指导服务和培训宣传,夯实监管“最后一公里”,确保提升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
最后是实施二维码溯源,推动全程监管。聚焦禁限用药物违法违规使用、常规农药兽医残留超标和非法添加等问题,严格开展“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整治行动。推行二维码溯源,开具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并带证赋码上市,开具合格证120万张,带证上市农产品达2.8万吨。严格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追溯“挂钩”工作,从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重点环节入手,做到“去向可查、来源可溯、责任可追”的全程追溯体系。
健全基层检测体系建设 强化基层监测检验责任
首先是注重人才培优,提高检测水平。成立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通过检测机构“双认证”考核,检测参数及范围涵盖农残、兽残等58个。检测站实施人才引进计划,成功引进高校专业人才。其中,本科学历5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2人,高级职称2人。采取岗位练兵结合、跟岗培训、能力验证和检测竞赛结合等形式,全面提升人员能力和技术水平。2名检测人员获得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技能竞赛二等奖,检测站获得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技能竞赛优秀团体奖。
其次是提升检测能力,强化管理提升。近年来,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先后承担省农业农村厅、市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各类监测任务500多批次。高质量完成对天全县、宝兴县和雅安市名山区的省级风险监测交叉抽检任务,抽检样品150余批次,为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检测站内部强化质量管理,规范抽样制样、仪器分析、数据处理、结果判定、报告出具等全过程,实时开展质量监督。严格开展内审和管理评审,采用基质加标、人员比对等形式加强内部质量控制,提升监测检验工作的精准性和靶向性。
最后是健全检测体系,监测全面覆盖。以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为依托,在全县8个乡镇(街道)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室,配置快速检测仪,保障检测经费,加强检测技术培训,达到“有机构、有职能、有人员、有条件、有经费”的五有要求。监测范围覆盖全县所有农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及批发、零售市场,实现了县、乡快速检测全覆盖。
部门协作形成合力 共建合作风险会商机制
首先是形成监测合力,严防监管漏洞。在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下,县农业农村局和县市场监管局加强协作,在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上形成工作合力,实现无缝衔接。实行“三前三后”监管,共同研究解决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职能交叉和监管空白问题,厘清监管职责,避免出现监管漏洞和盲区,切实改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难”的问题。
其次是检打联动协作,精准执法监管。联合公安、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农资打假”“三年行动”等专项行动,共出动检查人员986人次,检查重点区域生产经营主体267次,农资经营点154次,及时通报不合格产品信息,迅速跟进处置,发挥执法震慑作用,真正做到了上市必检、违法必究,守护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再次是运用检测结果,构建风险预警。以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卫生健康部门食用农产品抽检结果及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治理情况为依据,每年召开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风险分析会商会,及时同市场监管、卫生健康、公安等行业部门通报风险信息,不断改进监管措施,压实“管行业必管安全”“管产业必管安全”责任。
最后是引领舆论导向,群众参与监督。利用电视、微信等主流媒体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和工作动态,每年开展“315”专题活动、“食品安全周”和“检测机构开放日”等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专家现场解读、检测流程演示、影视资料播放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政策法规、实用技术、科普知识,发放《禁限用农药名录》等宣传资料20000余份,增强了公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的信任和理解,从产地源头营造农产品质量安全共建共治的良好氛围。
芦山正沿着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道路,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布局,强化政治担当和责任落实,突出源头治理和专项整治,加强监测预警和执法监管,狠抓监管平台和制度建设,切实推进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源头治理、标本兼治,用“四个最严”,确保“舌尖上的安全”。(骆红君)
责任编辑:田雨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