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旨在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确保大学思政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第一,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机制,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大学生成才成长的方方面面。首先,要构建“全员”育人机制。要积极加强队伍建设,打造一支专业化、科学化、系统化的思政干部队伍,在发挥辅导员主导力量的同时,积极引进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参与思政教育精细化建设。其次,要构建“全方位”育人机制。思政教育精细化要涉及学生的生活起居、心理健康教育、学业学习、评先评优、实践实训、党员培养和干部建设等过程当中,细化思政工作到每个方面、每个过程、每个环节,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有用性。最后,要构建“全过程”育人机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始至终伴随大学生学业生涯过程,包括入学教育、日常教育以及毕业就业教育等,每个时机、每个阶段都有特殊的任务和目标。
第二,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的制度保障和重要支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机制,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决策、实施、考核、激励和反馈等环节。决策是首要环节,实施和考核是核心环节,激励和反馈是后续重要的步骤。在决策环节,决策的制定者要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和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现状,认真部署、精心策划,努力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方案和决策。实施环节要注重提高思政干部的执行力和创新力,建立一支专家型的思政干部队伍。考核环节要明确考核的目标和内容,建立相关量化指标,注重工作的数量和质量。激励环节要注重将考核的结果运用于思政干部的晋升、转岗和奖惩当中,使之制度化、流程化、标准化。反馈环节要注重反思排查,总结经验反思教训,积极改进和创新相关体制和机制。
第三,创新思政教育活动载体,采取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进行教育,让学生接纳和认可高校的思政教育内容和行为。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扬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意识和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要积极搭建信息平台,建立学生与思政干部交流沟通机制,引起大学生思想上的共鸣和认可。要以榜样力量教育和鞭策大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端正自我态度,明确学习成长的目标和规划,增强自我社会责任感。与此同时,要积极建立相关学生组织的联动机制,将学生的管理和教育纳入系统化的程序当中,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动态进行日常时时监控和引导,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陈巍)
责任编辑:田雨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