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关注

盐津县龙茶村:“绿色银行”引领群众增收致富

发布时间:2022-08-17 10:45:3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龙茶村位于盐津县牛寨乡东北部,比邻四川省筠连县,距盐津县城34公里。全村有国土面积18.1平方公里,辖4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有常住人口806户3109人,脱贫攻坚期间,滚动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208户931人,全村贫困结构复杂且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艰巨。龙茶村党总支始终坚持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脱贫攻坚的系列方针政策,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实践出一条“破而后立、思而后变、聚而后富”的农民增收之路。2021年龙茶村荣获“云南省美丽村庄”称号。

破而后立,示范引领党员群众参与

龙茶是茶的故乡,因茶而得名,古时便有种茶、制茶的传统。改革开放后,龙茶村群众大量种植茶叶,形成了龙茶茶叶种植的独特魅力,东方茶厂更是声名远播,但因茶叶品种已跟不上市场需求,龙茶村茶叶逐渐被玉米、红薯、小麦等农作物所替代,种茶历史也被淹没在时间长河中。

2014年,为帮助群众摆脱贫困,增收致富,龙茶村党总支紧紧抓牢招商引资生命线,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多次到四川省考察、调研、学习,引进四川省筠连县优质企业入驻龙茶,采取“企业带动+基地示范+群众参与”发展模式,集中流转土地连片种植茶叶600亩,建设茶坊庄园,龙茶村的茶叶发展也踏上了蝶变的新征程。2016年,龙茶村采取“良种+良法”迭代更新的种植模式,同茶坊庄园一起将茶园扩建至1500亩,茶农扩展至150余户,茶叶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思而后变,红色引领绿色产业发展

龙茶村创新提出“党建+产业”的发展思路,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以“党建引领、公司搭台、企业撬动”为基础,采取“村集体经济+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即村集体经济负责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种苗,组织群众参与,配备茶叶加工坊,茶坊庄园负责技术培训、市场开拓、品牌建设、茶叶回收,实现统一规划,连片开发)推进茶叶良种化、茶园生态化,实现茶叶产业组织化、规模化发展。先后新建茶园2000余亩,茶叶规模扩大至5000余亩;30余名党员、5名村干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带头参与茶叶种植,示范带动群众300余户参与。同时,龙茶村创新求变,于2018年顺利举办首届“茶马古道·印象滇川”茶叶文化旅游节,接待省内外游客2万余人,实现了“茶叶+旅游业”有机融合,龙茶茶叶品牌得以打响。

同时茶坊庄园种植基地茶叶首次投产,亩产100斤鲜茶叶,产值达6000元/亩;茶园日均提供采茶岗位100余个,日工资在100元-300元之间,茶坊庄园提供茶园管护及茶叶加工岗位30余个,月薪在2500元-5000元之间,龙茶村群众增收渠道进一步扩大。

聚而后富,生态绿色银行惠及万家

按照“一精品,兴百业”的发展思路,龙茶村以“茶叶”为主链,紧紧围绕盐津县“3+N”富民产业发展思路,延伸发展肉牛、乌鸡、鲜食玉米、旱稻等产业,构建“一业兴百业旺”的发展格局,绘就“产业百花齐放,群众增收致富”的乡村致富图。采取“订单化+品牌化+规模化”的发展模式,建设茶叶加工厂1个,同步申请茶叶绿色有机认证,注册茶叶商标3个,累计种植茶叶8500亩,实现投产4500亩;以“示范带动+家庭养殖”的发展模式,发展肉牛养殖户202户,存栏肉牛1693头;以“企业+村组织+农户”的发展模式,发展乌鸡产业,实现乌鸡存栏8000只,出栏3000只;以“盘活资源+创新探索”的发展模式,集中流转土地种植鲜食玉米300亩,旱稻500亩。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如今的龙茶村种植茶叶品种5个(龙井43、黄金叶、黄金芽、安吉白茶、乌牛早),全村18个村民小组茶叶种植全覆盖,全村“户均两头牛,人均两亩茶”初见成效,“家中养牛、山上种茶、林下养鸡”成了龙茶人的日常生活,“种茶于山,藏牛于户,养鸡于林”成了龙茶村乡村振兴发展之路,全村生态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初具雏形。此外,龙茶村的茶叶收购价格也由2018年的50元升至120元,户均生产经营性收入由2014年的3000元升至18000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000元升至1.7万元,茶叶真正地成为了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绿水青山也真正的变成了金山银山,生态“绿色银行”已惠及“万家”,而龙茶村也完成了产业从无到有的华丽蜕变。(罗端 汪梅 王典)

责任编辑:田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