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秀美乡村看宜春】袁州区:产业扶贫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1-12-14 17:42:08 来源:中国报道

“葡萄园马上要修剪葡萄的秆子和叶子、施肥、松土,为明年挂果做准备,金兰柚种植基地要除草、合作社的羊肚菌基地正在开工建设,马上要进场,忙都忙不过来。”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带塘村产业扶贫基地葡萄园技术员彭嘉说。眼下,正值茶籽丰产期,在葡萄园内干活的村民个个“不见踪影”,都在油茶基地采摘茶籽,忙得热火朝天。

带塘村在“十三五”期间,是省级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84人。该村产业扶贫以天绿农业合作社为龙头,以产业扶贫为轴线,实现精准扶贫,乡村旅游、现代农业、果蔬产业和黑木耳、鸡枞菌基地“五合一”示范带动贫困户发展模式,注入发展贫困户新鲜血液,提升贫困户发展后劲。

“合作社承包了村民的撂荒地,村民通过土地流转以及在基地务工增加收入,每个入股的村民平均一年下来还能有1万多块钱的分红。”带塘村党支部副书记彭建辉介绍,葡萄种植基地为周边60余个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其中,有12个脱贫户固定在这里务工,一个月工资3000元。临时工日结100元。

硬化村组级道路、新建学校、新建卫生室、房相改造、文化广场、光伏发电......五年来,该村投入扶贫资金502万元,通过项目实施极大的改善了村容村貌。为帮助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2013年,该村以公司+农户的模式组织98户村民注册了袁州区天绿种养专业合作社,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0户,建立了1800亩的油茶种植基地,100亩葡萄园基地,80亩金楠柚种植基地,50亩杨梅基地。通过油茶良种引进,油茶培育,优质高产油茶林营造及集约经营茶油精深加工,油茶基地效益明显。去年,带塘村村民人均年纯收入为 12800元,农村经济总收入6370多万元,村集体收入20万元。

扶贫产业红红火火,村民群众喜笑颜开,这是带塘村脱贫奔小康路上的生动图景。得益于产业扶贫的大力发展,2017年,带塘村如期脱贫,拔掉了“穷根子”,彭嘉也是受益者之一。

彭嘉自幼由奶奶抚养长大,结婚后,和妻子育有四个小孩,妻子没有工作,家里经济来源全靠他一人撑起,生活十分艰难。2014年,彭嘉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政府给予医疗、教育等方面的补助。返乡前,彭嘉在浙江温州一带做水电安装维修,常年不稳定。回来后,又在家里闲了一段时间。因为年纪还算年轻,身强体壮,于是,村里的干部找到他来基地干活。

“现在在家里比较稳定,可以照顾一下小孩,跟一家人在一起比什么都好,现在不仅在基地一个月赚6千,还免息贷了5万块入股合作社,年底还能分红。”彭嘉笑着说。

彭嘉在葡萄园内采摘葡萄

如今,带塘村产业扶贫项目成效凸显,逐渐成为带塘高质量发展的“发动机”、群众增收的“摇钱树”、实现脱贫致富的“奠基石”、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幸福路”。“现在的生活比原先好多了,只要够了我家里面一年用的工资,剩下来的钱我就拿来入股合作社。”彭嘉说。

葡萄园丰收过后,准备施肥松土

随着葡萄、板栗等特色农业的发展,带塘村乡村旅游逐渐兴起。带塘村的名字也从以前的“默默无闻”到现在“小有名气”。该村创新乡村旅游,深度发展产业扶贫。以生态观光旅游为重点,高标准规划垂钓、采摘、野炊、自行车健身车道等功能区,创新打造城区后花园,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吃上了“旅游饭”。“国庆节有好多人过来采摘,最忙的时候一天有两百多个人”,彭嘉说。

产业兴旺活络了乡村振兴的血脉,带塘村扶贫产业不断取得新发展。村里环境美了,游客多了,村民收入增加了,偏远小村庄正慢慢焕发生机。(李莉)

责任编辑:田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