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

成功跨考至211高校!贵州黔南科技学院毕业生戴瑶璇的考研突围记

发布时间:2025-09-28 09:14:27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8月27日,戴瑶璇站在贵州大学北校区门口。她抬头望着这座211高校的牌匾,心中百感交集。四年前,她以本科生的身份走进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四年后,她凭借不懈努力,成功跨专业考入贵州大学。

2021年9月,戴瑶璇踏入贵州黔南科技学院,成为工商管理专业的一名学生,开启了大学生涯。在这里,戴瑶璇从不自我设限。

作为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她本应沿着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的路径稳步前行。大一刚入学,她便以坚定的政治追求和优异的综合表现,第一时间递交入党申请书,并以满分成绩和突出表现荣获学校第36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优秀学员”。在专业学习上,她勤奋刻苦,连续三年荣获专业综测第一,三年平均综测也位列专业榜首,成为同学们眼中的“学霸”。

图为戴瑶璇大学期间所获奖项

然而,在她心底,另一颗种子正在悄悄发芽。作为学校“校园之声”广播站的成员,她从干事一步步成长为部长,再到站长,每一次采访、每一篇稿件、每一次播音,都让她感受到声音和文字的力量。

图为戴瑶璇在学校参加“理论宣传二人讲”活动

“在广播站的经历,让我学会了团队协作,锻炼了组织管理能力,也收获了珍贵的友谊。”戴瑶璇说,正是这段经历,让她发现自己对新闻与传播事业的热爱远超想象。

她逐渐意识到,相比未来将长期面对的数据和报表,她更热爱与人打交道,喜欢倾听故事、传递温暖。大二寒假,当同学们纷纷选择企业管理类实习时,她做出了一个让很多人不解的决定——进入中国农业银行担任大堂经理实习生。这段实习经历让她深刻体会到责任感的重要性,也让她更加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

实习结束后,她开始自学新闻理论,练习消息写作,阅读新闻传播领域的专业书籍,为未来的跨考之路默默蓄力。

大三下学期,戴瑶璇决定考研,并打算“拼一把”——跨考贵州大学的新闻与传播专业。

决定跨专业考研的那一刻,戴瑶璇清楚地知道自己面临的挑战有多大。贵州大学作为贵州省唯一的211高校,其新闻与传播专业竞争异常激烈。

备考之初,困难接踵而至。六本全新的专业参考书堆满书桌,每天学习时间超过12小时。“最开始连《传播学教程》的基本框架都理不清,概念枯燥抽象,好几次陷入自我怀疑。”她坦言,第一次模拟考试专业课仅得了103分(满分150),这个成绩让她一度怀疑自己的选择。“那天晚上,我在走廊尽头哭了整整十分钟。但擦干眼泪后,我告诉自己:既然选择了,就要走到底。”

为了攻克专业难关,她主动联系本专业的学长学姐取经,将厚厚的学习资料拆解成每日计划,反复理解、背诵、练题。“学习没有捷径,唯有坚持和努力。”戴瑶璇说,每天清晨五点半,当校园还沉浸在睡梦中,她已经开始背诵专业知识;深夜十点自习室关闭后,她仍在走廊借光复习。

戴瑶璇(左三)暑期在自习室备战考研

“那段时间,我连做梦都在学《新闻学概论》和搭建《传播学》教程框架。”凭借这股韧劲,她的专业课成绩考研时提高了近50分。

在漫长的备考过程中,戴瑶璇经历了从迷茫到自信的蜕变。2024年4月,她在朋友圈写道:“记录一下学完的第一本书——李良荣老师的《新闻学概论》。它可算是我的启蒙书……我开始关注新闻播报、新闻评论和标题撰写,了解新闻的真实与客观……虽然现在还讲不出个一二三,但我相信,这一年的学习,会让我成长许多。”

这条动态,像一扇窗,透出她考研路上的初心与期待。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不仅读完了《新闻学概论》,还啃下了《传播学教程》《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网络传播概论》等专业书籍,建立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图为戴瑶璇考研期间的专业课模拟答题草稿

“2024年的冬天,我这辈子都记得。”国庆之后,备考进入白热化阶段,贵州的冬天寒意渐浓,戴瑶璇和许多考研人一样,开启了“驻扎”自习室模式。她说,最难忘的是那些午间时分——大家都不回宿舍,挤在走廊里边吃简单的午饭,边互相提问知识点、分享复习方法。“虽然累,但那种一群人为了梦想拼命的感觉,特别温暖。”

努力逐渐结出硕果。戴瑶璇的模拟考试的成绩一次比一次好,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一天比一天深。“最初连新闻传播学的基础概念都记不住,到后来能够熟练运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这种进步让我感到无比喜悦。”她说,考研就像在黑屋里洗衣,只能一遍遍重复,直到天亮才知成果。

查初试成绩那一天,她紧张得手抖,点开网站、填好登录信息,屏住呼吸点击登录。当看到专业课两科成绩加起来251的时候,她第一反应是惊讶:“没想到自己可以考到这样一个分数。”紧接着,是对即将到来的复试的焦虑。

但她很快调整心态,决定放手一搏,认真准备复试,争取逆袭。

3月26日20:00,戴瑶璇正在回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准备毕业事宜的路上,收到了复试通过的消息。

“成了成了!”戴瑶璇激动地和同行的室友分享好消息:“那一瞬间感觉尘埃落定,这一年的努力终于有了收获,回学校的风都是甜的。”

图为戴瑶璇的待录取通知

“日进有功,功不唐捐。”4月2日,戴瑶璇收到研招网发送的贵州大学待录取通知后,在社交平台分享喜讯,并配图录取通知截屏以及一些考研日常的照片。其中一张是她坐在一摞高高的考研资料旁,那些书籍垒起来快有半个她那么高,是她这一年奋斗岁月的见证。

得知她被录取的消息,身边的人无不为她的成功感动。

“她值得!我每次赶早八的时候,都能看到她在图书馆附近站着背书,风雨无阻。”戴瑶璇广播站的学妹倪培红说:“她是我们最棒的站长,是我们的榜样。”

“从自己和身边的朋友开始准备考研以后,才知道她当初做的决定有多‘牛’!而且她还成功了。”她的学弟,贵州黔南科技学院2022级新闻学专业学生孙浩鑫说,新闻与传播这么“卷”的考研专业,不是一般人有胆量跨考的。

“跨考确实难,但难不代表做不到。只要不停走下去,天总会亮。”拿到贵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戴瑶璇反而格外平静:“我没有多么聪明,只是愿意把想做的事一步步做完。”

回顾四年大学时光,戴瑶璇在贵州黔南科技学院收获了扎实的专业训练和全面的能力提升。

除了优异的学习成绩,她还获得了“国家奖学金”、贵州省“优秀毕业生”、校级“优秀毕业生”等多项荣誉称号。在社会实践方面,她组织并参与社会实践活动12次,曾随“科院情·励志行·中国梦”实践团深入黔南州惠水县王佑镇,负责团队宣传工作,采访退伍老兵、开展古稀摄影等,奉献青春力量。因表现突出,她荣获2023年贵州省“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所在团队也获评省级“优秀团队”和中国青年报社“镜头中的三下乡”优秀文字团队。

图为戴瑶璇参加暑期三下乡

“只要有梦想、有坚持,就能跨越山海,奔赴理想的彼岸。”戴瑶璇说,在研究生阶段,她将继续脚踏实地,深耕专业,为实现更高远的人生目标而努力奋斗。

“我想成为一名有温度、有深度的新闻人,用笔和镜头记录真实的中国,帮助那些被忽略的声音被听见。”戴瑶璇说。(通讯员 程丹、张远丽)

责任编辑:陈瑾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