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红十字会“博爱青春”暑期志愿服务项目正式拉开帷幕。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夏日,一支满怀爱心的志愿服务队踏上了帮扶特殊儿童的温暖之旅,以青春之名传递爱与责任。
动员大会:凝聚青春力量,共绘爱心蓝图
活动开启前,召开项目动员会。项目负责人李兰兰向身着统一白色队服的志愿者们详细阐述了帮扶特殊儿童项目的深远意义与详细规划。从感统训练到适应性小游戏,从创意活动到心理疏导,再到即将开展的职业体验活动,每一项内容都凝聚着对特殊儿童成长的深切关怀与期待。志愿者们专注聆听,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热情,青春的力量在此刻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暖流。
经验分享:老带新共成长,传递爱与担当
动员会上,大二学姐陈娜、栾梦洁以“老带新”的形式,向大一同学分享了自己帮扶特殊儿童的深刻感悟。她讲述了从最初沟通的手足无措到找到专属沟通方式的转变过程,以及见证孩子们点滴进步的喜悦与成就。她深情地传递出“用心就能走进他们世界”的坚定信念,鼓励新加入的志愿者们延续这份爱与担当。随后,陈娜与栾梦洁带领大一同学参与了“障碍接力”“情景扮演”等互动游戏,通过模拟特殊儿童的日常生活场景,让同学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刻体会到特殊儿童的不易,并摸索出有效的沟通帮扶技巧。这场活动不仅充满了欢声笑语,更让“共同帮扶”的理念从抽象转化为具体实践。
实践行动:润星特校里的温暖瞬间
经过前期充分的准备工作,志愿者们来到了锡山特殊教育学校。教室里,彩色圆环铺成的“彩虹小路”成为了孩子们挑战自我的起点。志愿者们半蹲在孩子身边,用鼓励的话语和示范动作引导孩子们勇敢迈出步伐。有孩子起初攥紧拳头不敢尝试,但在志愿者的耐心陪伴下,终于鼓起勇气跃过了圆环,教室里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适应性小游戏环节更是充满了巧思与温情,志愿者与特殊儿童面对面交流互动,通过游戏锻炼他们的反应力和协作力,同时让他们感受到被关爱与包容的温暖氛围。
创意课堂:激发想象力,点亮心灵之光
在创意小课堂上,画纸与蜡笔成为了孩子们表达内心世界的工具。孩子们的想象力如脱缰野马般肆意流淌,有的用红色涂满整个天空,有的用手指蘸着颜料点点画画。志愿者们没有纠正他们的“不规整”作品,而是蹲下来用心倾听孩子们的故事,并给予积极的反馈与鼓励。这些看似简单的互动,却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被尊重与理解的重要性。志愿者们还将这些作品小心收藏并展示在教室的墙上,让每个孩子都能看到自己的创作成果并感受到成就感。
职业体验:模拟职业场景,启迪未来梦想
为了帮助大龄特殊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志愿者们特别策划了职业体验活动。在新吴区残疾人之家,志愿者们模拟了手工制作、咖啡师、图书管理等多个职业场景,让孩子们在“理论授课+实地实习”的过程中,亲身体验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引导下,认真学习基础职业技能,积极参与团队协作,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期待。通过这次职业体验,孩子们不仅增强了对职业的认知,还激发了他们对未来就业的兴趣与信心。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传承红色基因,共筑博爱长城
为纪念我国抗战胜利80周年,志愿者们带着对“爱与责任”的深刻体悟走进了革命英雄纪念馆。八十年前,先辈们以热血与担当守护家国;今日,志愿者们则以耐心与温情陪伴特殊儿童成长。这些看似微小的行动,恰是对“爱与担当”精神的当代诠释与传承。
红十字精神中“人道”二字的重量,不仅是战火中的医疗救援、灾难前的伸出援手,更是一种深植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底色。而人道精神之于当代高校,不仅是一种价值引领,更是一种实践导向,深刻影响着高校的育人理念、校园文化构建以及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红十字会特邀无锡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员、烙画艺术家汤沐先生,举办“新四军魂·烙画传情”画展,为师生讲述新四军英勇奋斗的历史及其与烙画艺术融合的感人故事。
从先辈手中接过的不仅是历史的接力棒,更是“为弱小撑起一片天”的坚定信念。特殊儿童笔下歪歪扭扭却充满力量的画作、志愿者掌心传递的每一份鼓励与温暖、职业体验中孩子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都在续写着跨越时空的温暖篇章。前辈护家国安宁,我们守童心纯粹。两代人以不同方式践行着“博爱”的真谛,让爱与责任在时光里生生不息、成为照亮前路的永恒星光。此次“博爱青春”暑期志愿服务活动不仅为特殊儿童带来了关爱与陪伴,更让志愿者们深刻理解了责任与担当的内涵,为他们的成长之路铺设了坚实的基石。(石浩田、马媛媛)
责任编辑:陈瑾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