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

深入乡村振兴一线:阜阳师范大学文学院师生赴安徽凤阳小岗村开展专题实践

发布时间:2025-09-17 08:51:06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2025年暑期,全国大学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传承小岗精神,助力乡村振兴”专项活动顺利开展。本次活动共分三期,吸引来自全国多所大中专院校师生汇聚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安徽凤阳小岗村,在实践中感悟时代精神,践行知行合一理念。

阜阳师范大学文学院“薪火微影社”同学朱鸿绚、张雨翾、张贤婷、张雨晴、刘文佩携专业摄影设备,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孙燕老师带领下前往滁州市规模最大的葡萄种植基地——小岗匠心葡萄园开展实践。在了解葡萄从种植到销往全国乃至全球的产业链过程中,团队在园区负责人和农户的协助下,创作并发布了一部以葡萄园为背景的微短剧。该剧讲述了一位获得“一带一路”相关岗位的大四毕业生佩佩与葡萄园青年管理者小屿在劳动中共同成长的故事,作品已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上线。园区负责人介绍,在政府技术帮扶下,葡萄园成功培育出新品种“夏黑”,该品种果实质地坚实、甜度适中,符合现代健康饮食需求,深受市场欢迎,希望借助新媒体进一步扩大知名度。

活动次日,实践团队与“大包干”带头人严俊昌、严宏昌、关友江、严金昌等前辈进行深入交流。老人们回忆道:“那天早上我们饿着肚子走进那间小屋。按手印时,谁也不敢预料后果。”这段口述史让同学们深切感受到改革历程的沉重与勇气。随后,团队实地探访当年签署“大包干”协议的旧址。穿过墙上低矮而不规则的土洞,置身于狭小昏暗的屋内,队员们体会到当年改革先行者“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担当精神。一位队员表示:“亲临现场,才真正感知小岗精神的可视化与历史重量。他们当年所冒的风险远超想象,值得被更多人铭记。”

 微电影《小岗村的答案》截图:刘文佩同学进入当年按下红手印的房间

在凤阳县农产品电商助农孵化工坊,团队观摩了枸杞蜂蜜、樱桃番茄、手工日晒面、小溪河鸡蛋等特色农产品的直播销售全过程,并参观了后台运营与产品陈列区域。通过与主播交流,同学们了解到其夜间工作模式及推广策略。“夜间直播更契合受众闲暇时间,我们团队不断探索如何更好展示小岗优质农产品。”一位主播这样介绍。这种电商新业态正成为连接小岗与全国市场的重要桥梁。 

团队随后赴小岗盼盼食品有限公司——盼盼集团在安徽设立的唯一分公司进行参观学习。通过品尝干蛋糕、无糖粗粮饼干等主打产品,及参观现代化产业园,师生深切体会到龙头企业对农村就业与产业振兴的带动效应。

第三天,团队造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年农家”小岗村旧址,并欣赏了由当地村民表演的凤阳花鼓集体演奏。从旧时乞讨手段“唱门头”,到荣获全国老年人广场舞比赛最佳创编奖,凤阳花鼓已成为歌颂新时代、传达丰收喜悦的艺术形式。歌词内容也从改革开放前的“泥巴房,泥巴床,泥巴锅里没有粮”,至“大包干”时期的“只要准干三千年,吃陈粮,烧陈草”,再到如今的“小岗精神美名传,承包经营搞单干。甩掉贫穷与落后,产量当年就翻番”,清晰反映出小岗的历史变迁与生活改善。表演过程中,村民热情投入,面对新到场观众提出再演一次的请求,欣然应答并加演节目,展现出淳朴善良、敬业乐群的精神风貌。

拍摄工作完工,团队师生于葡萄园合影纪念

在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团队深入学习这位以生命践行共产党员初心与使命的基层干部事迹。通过参观其旧居——那扇“从未向群众关闭的门”,师生党员深刻体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谛,并坚定了自身作为一名青年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登上村内瞭望台,团队俯瞰了以绿色和黑色水稻构成的巨型稻田画。画面呈现小岗村门楼与两名手持凤阳花鼓的孩童,并配有“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八字标语。通过无人机拍摄,同学们记录了七月稻田的生机盎然、农民辛勤劳作的面庞,以及实践团队致力于将学术书写在乡村振兴大地上的坚定身影。

微电影《小岗村的答案》截图:站在小岗村瞭望台上观望特色稻田画

“说凤阳,到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从“大包干”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探索,小岗村始终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步共进。其发展成就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政策支持与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未来小岗仍将坚持创新,争做中国乡村振兴的示范标杆。2025年“三下乡”社会实践“传承小岗精神,助力乡村振兴”专项活动圆满结束。活动组织方期望更多青年能够走进小岗,在回顾改革历程中坚定理想信念,于广袤乡村中践行“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争做有担当、能创新的新时代青年。(阜阳师范大学 朱鸿绚)

责任编辑:陈瑾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