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

青春聚力云端 直播拓宽“橘”道

发布时间:2025-09-12 11:26:0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7月2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苏州市吴江区东东家庭农场菀坪橘园,以“直播助农”为核心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调研、农户访谈、直播科普与实战指导,团队助力传统橘园对接数字销售渠道,探索“真实为本、价值共创”的助农新路径,为传统橘农架起数字销售的桥梁,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首场直播即售出橘子2000斤。

橘园困境:好橘困于方寸之地

菀坪橘子的甜,是吴江人舌尖的老相识——皮薄汁足,酸甜恰好,百亩园子里年出80万斤鲜果。可这口鲜,却走不出熟客的篮子、本地商超的货架。批发商压价像勒紧的绳,旺季缺人手时,满枝果子随时可能烂在地里。80%的橘农都被同一道坎绊住:名气越不过苏州城,钱袋鼓不起来。

直播带货的风刮到田埂上,农户们既盼又怕:怕镜头前说不出话,怕手机操作比施肥还难。但当听说“上海人也能尝到这口甜”,他们眼里的光,让团队打定主意:要把这道数字坎变成路。

图为志愿者与农户在橘园交流 梁贝贝 供图

破局密钥:素颜直播与“黄金三秒”

会议室里,一场“不美颜”的直播课开得热闹。团队让农户把沾泥的手、带虫眼的叶、有点疤的果全怼进镜头:“种橘子哪有十全十美?真的才敢让人信!”他们搬来“沂蒙二姐”的故事鼓劲,更把百年橘史、太湖生态圈进直播里——清晨摘果的视频配着“吴江人从小吃到大的味”,古法酿橘酱时讲“三代人守园子”的事,让橘子带着烟火气走向屏幕。

怕农户对着镜头卡壳?“黄金三句”现成的:“家人们看这刚摘的,咬一口汁水溅!”手机支架一架,晨光里的橘园成了背景,熟悉的乡音勾着本地粉丝转发,甜滋味就这么顺着网线传开了。

首战告捷:2000斤橘子“云出村”

在团队协助下,橘农老陈下开启首播。镜头里,他笨拙地剥开青橘,酸得眯眼的真实反应引发弹幕欢笑:“大叔实在!下单支持!”直播穿插橘园百年种植史、太湖生态灌溉等故事,三小时吸引超5000人次观看,售出2000斤橘子。团队同步建立粉丝社群,收集包装改进建议,反向推动农场优化发货流程。“原来外地人真爱吃咱的橘子!”老陈盯着手机后台的上海、杭州订单连连惊叹。  

图为农户直播时展示橘子 梁贝贝供图

长效造血:从“输血”到“共赢”

首播成功背后仍有挑战。部分农户面对镜头紧张失语,物流成本高企制约异地扩张。团队正探索“农户+学生+平台”长效模式:联合快递企业定制生鲜配送方案,培训学生志愿者担任“直播助理”,并设计农产品溯源系统展示种植全流程。“不能只帮一场直播,要建一座桥。”负责人表示,农场将成立直播小组,持续运营已建立的2个账号。  

图为志愿团队合影 梁贝贝供图

一高校社会学教授点评:“青年团队用技术弥合城乡认知差,其‘真实赋能’理念尤为可贵。”这场橘园里的数字革命,正让沾泥的双手紧握流量红利,让百亩青橘甜透更远方。(梁贝贝)

责任编辑:陈瑾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