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浪潮席卷之下,城乡数字鸿沟所带来的网络安全隐患日益凸显,乡村青少年因缺乏系统的网络安全知识与自我保护意识,成为网络风险的易感人群。在此背景下,7月3日至8日,河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 “网安薪火传少年,代码盾甲御风险” 实践团,在指导老师刘爽的带领下,深入河南省禹州市无梁镇龙门村、大木厂村等村落,开展为期 6 天的网络安全知识宣讲行动,以专业力量为乡村青少年及村民筑起一道坚实的 “数字防火墙”。
实践团的乡村宣讲行动并非盲目推进,而是建立在充分调研与精准对接的基础上。抵达无梁镇后,团队第一时间前往龙门村委会与村党支部书记王智强展开座谈。王智强结合村落人口结构、青少年上网习惯及村民网络使用痛点,提出 “侧重实操教学、多用本土语言” 的工作建议,为实践团后续入户宣讲的内容设计与形式创新提供了重要依据,确保宣讲工作既 “接地气” 又 “有实效”。
针对不同村落的特点,实践团量身定制宣讲方案,让网络安全知识以更易接受的方式融入乡村生活。在依山而建、留守青少年较多的龙门村,团队创新采用 “入户宣讲 + 方言顺口溜” 的形式:志愿者们走进村民家中,用亲切的本地话将 “不泄露验证码”“不点击陌生链接” 等安全要点编成朗朗上口的短句,不少孩子听完后主动追问 “姐姐,验证码就是数字短信吧?俺记住啦,谁要都不给!”,安全意识在轻松互动中悄然扎根。
而在平畴沃野、中老年村民占比高的大木厂村,实践团聚焦 “手机安全防护” 这一核心需求,推出 “手机风险查杀 + 入户宣讲” 服务。志愿者们手把手教村民打开手机安全软件、检测恶意应用、排查 WiFi 风险,当看到手机里的 “潜在威胁” 被成功清除时,不少大爷大妈纷纷拍手赞叹:“以前总怕手机出事,现在跟着小老师学了方法,心里踏实多了!”
此外,实践团还将宣讲阵地延伸至乡村购物中心这一人员密集场所,通过 “商户网安宣讲 + 电脑病毒查杀” 的组合举措,为商户普及收银系统防护、客户信息保密等知识,并免费为商户电脑进行病毒扫描与系统优化。超市老板李女士表示:“平时忙着做生意,没太在意电脑安全,这次志愿者不仅帮我们查了病毒,还教了怎么防黑客,对我们做生意太有用了!”
此次河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实践团的乡村宣讲行动,不仅将专业的网络安全知识送到了基层一线,更通过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的服务模式,让不同年龄段、不同需求的乡村居民都能学有所获。下一步,实践团将整理此次宣讲过程中的典型案例与经验方法,形成乡村网络安全防护手册,为后续持续推进乡村数字安全建设、助力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高校力量。(李晓迪)
责任编辑:陈瑾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