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

山东潍坊新启点社工:数字赋能,让社工服务更有温度

——探访一家基层社工机构的数字化转型实践
发布时间:2025-09-03 15:57:29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在潍坊市的一间公益机构办公室里,电脑屏幕上的AI对话框不断跳动,社工轻声嘱咐:"请帮我整理上周活动走访的数据分析报告。"短短几秒后,一份图文并茂的报告便清晰呈现——这不是科幻场景,,潍坊市新启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新启点")日常工作的真实片段。这家基层社工机构正以"人工智能+社会工作"的创新实践,探索出一条科技赋能与人文关怀并重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数字社工"小启":社工团队的"智能智囊"

"小启"是新启点研发的AI数字社工,基于腾讯混元大模型与DeepSeek技术深度构建。在新启点的办公场景中,它已成为社工团队的"左膀右臂"。"过去整理走访数据要花半天核对表格、提炼重点,现在对小启说句话,10分钟就能拿到逻辑清晰的分析报告,还能自动生成可视化图表。"一线社工边演示边介绍。

作为团队的"智能智囊","小启"的核心价值在于释放人力、提升效能:它能快速处理文书草拟、精准分析社区需求热点、即时提供最新政策依据,让社工从重复性事务中抽身,将更多精力投入与服务对象的深度互动。数据显示,自半年前上线以来,"小启"已助力团队实现:

行政工作效率提升40%;

政策检索耗时从小时级缩短至秒级;

个性化服务方案制定效率提高35%。

"科技的意义不是取代人,而是让我们更专注做'人该做的事'。"新启点负责人坦言,"比如面对困境青少年的心理疏导、老年群体的情感陪伴,这些需要共情力与经验判断的工作,仍需社工的专业介入。"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50828/84569c3cfbf13a3ebe0218462a1f9697.png

生活助手"小韩":服务对象的"数字家人"

如果说"小启"是社工的"智囊",那么"小韩"则是社区老人的"数字家人"。在奎文区一处社区活动中心,84岁的张奶奶正通过智能终端与"小韩"对话:"小韩啊,帮我看看距离最近的眼镜店在哪里?"语音指令刚落,"小韩"便跟张奶奶说出附近三家门店的地址和联系方式,甚至提醒了"步行8分钟可达"的贴心提示。

针对老年群体数字鸿沟问题,,小韩"被设计为专属于服务对象的生活助手,其功能聚焦三大场景:

智能语音交互:支持方言识别与慢速播报,解决老年人打字困难;

社区资源一键对接:整合周边商超、医疗点、活动中心等200余类民生服务信息,实现"问即得";

情感陪伴与心理支持:通过定时问候、话题聊天等功能,缓解独居老人的孤独感。

"很多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但会说方言、愿意聊天。'小韩'的语音交互设计让他们觉得,这不是冷冰冰的机器。而是能听懂需求的'自己人'。"新启点数字创新实验室负责人韩宜霖介绍。目前,"小韩"已累计服务社区老人超7000人次,用户满意度达97%,成为许多独居老人的"日常陪伴者"。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50828/dc14be87c74f69a9b06773684867d2ad.png

科技与人文的"双向奔赴"

"数字化转型不是用机器替代人,而是构建'人机协同'的服务新生态。"新启点数字创新实验室负责人韩宜霖强调。该机构创新形成的"三维服务模式",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注脚:

人类社工:主导价值判断、情感支持及复杂个案跟进,坚守社会工作的专业温度;

数字社工"小启":承担信息检索、数据分析与流程优化,提升服务精准度与响应速度;

生活助手"小韩":聚焦特殊群体(如老年人、残障人士)的日常需求,提供基础服务与情感慰藉。

这种分工协作模式成效显著:个案服务覆盖范围较传统模式扩大三倍,服务响应时间缩短60%,同时保持了95%以上的服务对象满意度。

向更广阔的未来延伸

据介绍,新启点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数字赋能

开发方言识别与语音合成功能,通过智能设备重点服务农村及偏远地区老年群体;

建立AI督导系统,通过案例模拟与数据分析辅助社工提升专业能力;

搭建公益组织数字资源共享平台,推动区域内社工机构的协同发展。

"科技让服务更高效,但社工的初心永远不变。"新启点负责人申玉恒说,"我们期待通过持续创新,让更多人——无论是忙碌的都市青年,还是独居的乡村老人——都能享受到有温度的专业服务。"

【手记】

真正的数字化转型,从不是"技术至上"的单向输出,而是科技与人文的深度融合。这里的AI工具没有取代社工的角色,反而成为他们延伸服务触角、放大专业价值的"数字伙伴"。正如国务院"人工智能+行动"所倡导的,这种扎根基层、以人为本的创新实践,或许正是数字时代社会治理最温暖的注脚。(潍坊市新启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责任编辑:陈瑾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