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立根基 锚定惠民初心
过度检查、重复收费等问题,表面是医疗管理漏洞,深层则是干部职工作风偏差。为从根源破题,广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与民生需求深度对接,成立由党委书记、院长任双组长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召开全院动员大会,逐环节梳理医疗服务中的问题症结。 医院通过 “科室座谈 + 案例剖析 + 理念宣讲” 三重路径,层层传递 “以患者为中心” 的服务理念。各科室围绕日常诊疗谈问题、找不足,结合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破除 “检查求全” 的惯性思维;同时常态化开展 “清廉行医” 宣讲,引导医护人员树牢职业价值观。思想壁垒的破除,不仅为后续惠民举措落地扫清障碍,更筑牢 “为民减负” 的纪律与作风根基。
靶向发力破痛点 打出减负硬招
作风建设成效,终究要靠群众 “看得见、得实惠” 的成果来检验。广水市第二人民医院精准聚焦就医痛点,推出系列硬核举措,让 “减负清单” 落地见效。
打破信息壁垒 检查结果 “跨院通认”
医院将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作为 “减负首战”,快速完成省级互认平台接口改造,同步出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实施方案》,明确互认项目、操作流程及责任分工。数据显示,该项工作开展以来,累计为568人次患者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直接节约医疗费用10.34 万元,平台互认率达 86.46%。这一举措不仅减少重复检查,更大幅缩短患者就医等待时间。
针对 “基层检查结果信不过” 的顾虑,医院创新建立 “质量回溯核查机制”:定期抽取互认案例复盘,从检验流程规范性、结果准确性等维度开展核查,倒逼医共体内各机构提升检验质量,让 “互认” 从 “能认” 升级为 “敢认”“放心认”。
织密监管网络 诊疗行为 “全程从严”
为整治不合理检查、违规用药等 “过度医疗” 问题,医院构建 “人防 + 技防” 双重监管体系。技术层面,在 HIS 系统嵌入重复开单预警模块,对超指征检查、同类项目重复开单自动拦截提示,从技术上杜绝违规诊疗;制度层面,推行 “双随机” 处方点评与病历抽查制度,每月随机抽取处方、病历核查,结果直接与科室绩效、个人考核挂钩,形成 “开单有约束、用药有规范” 的闭环管理。
着眼长远治理,医院推进紧密型医共体 “审方中心” 建设。该项目投资100 万元,已完成挂网招标,年内将建成投用。届时将实现区域内处方统一审核,通过 “集中监管 + 专业审方” 提升审核效能,从源头遏制不合理用药。
规范收费环节 医疗花费 “透明可查”
为守护群众 “钱袋子”,医院以 “透明”“规范” 为核心,严格落实收费管理举措。一方面,在门诊大厅、住院部设置电子公示屏与纸质公示栏,实时公示医疗服务项目及收费标准;另一方面,全面推行 “每日费用清单制”,患者可通过床头屏、手机端实时查询费用明细,真正实现 “花钱明明白白”。
同时,医院成立收费规范督导小组,每日核查医保结算数据,对 “分解收费”“重复收费” 等行为坚持 “零容忍”,发现一起、整改一起、通报一起。从 “收费公示” 到 “日常核查” 的全链条管控,让收费环节始终 “晒在阳光下”。
制度护航促长效 巩固惠民成果
“为民服务绝非‘一阵风’,唯有制度保障,才能让‘减负’不反弹。” 基于这一认知,广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将专项整治成效固化为制度规范,推动惠民举措可持续推进。
考核上,将 “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执行率”“患者次均费用降幅” 等核心指标纳入科室绩效考核,权重占比提升至 20%,以考核导向倒逼责任落实;监督上,公布 24 小时投诉举报热线,对群众反映的就医负担问题 “接诉即办”,3 个工作日内反馈处理结果,确保诉求 “事事有回应”;资源共享上,发挥二级医院龙头作用,在医共体内推行 “检查结果互认标准统一”“优质资源下沉”,让乡镇卫生院等基层机构共享规范诊疗资源,助力 “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 落地,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享受 “少花钱、看好病” 的服务。
作风建设要求的落实,终究要落到 “民心” 二字上。广水市第二人民医院以 “减负清单” 为载体,用作风建设强根基、用精准举措解民忧、用制度建设固成果,交出 “执纪为民” 的合格答卷。
下一步,医院将继续以群众满意度为标尺,优化 “减负” 举措、提升 “惠民” 实效,让清廉医院建设每一步都踩在为民利民的实地上,为群众健康福祉持续发力。(余尚军、刘小斌,吴淑琪)
责任编辑:陈瑾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