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贵州毕节:民族文化进村寨变为乡村“大舞台”

发布时间:2025-09-01 09:45:56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近日,由毕节市民宗委主导、毕节市蒙古族学术研究会承办的“民族文化进村寨”暨“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活动,在干堰塘社区成功举办。

活动以“文化共融聚同心·传播影响进万家”为主题,吸引了众多村民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仿佛将宁静村寨变成了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乡村“大舞台”。

从午后两点开始筹备,直至夜晚十点活动渐入尾声,整场活动推进持续了近八个小时,累计参与群众超过500余人。现场不仅有精彩的文艺表演,还宣讲了多个村寨,以及民族政策宣讲、有奖问答、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让群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

“我们以前很少有机会这么热闹地聚在一起,既能看表演,又能学知识,真是大开眼界!”一位村民在活动结束后兴奋地表示。

   不少群众也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既亲切又有意义,增强了大家对多元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尊重。
    毕节市蒙古族学术研究会作为一个致力于蒙古族历史文化研究与学术交流的社会团体,近年来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本次“民族文化进村寨”活动,正是该团体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的一项重要举措。

通过广场展演、入户宣讲、送文化下乡等多种方式,学会把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真正带到村民身边,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文化动能。

特别是晚上别开生面的“村晚”,直接变成了各民族的互动“大舞台”,把整场活动推上了“高潮”。

干堰塘社区书记、主任王道洪说,“毕节市蒙古族学术研究会做得非常实在,他们不仅传播文化,更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让大家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认识到,攀比之风不可取,踏实生活才是幸福本源。”

他还提到,原本只是一台普通的“村晚”,却在互动中升华为一个情感共鸣、思想共振的“大舞台”,效果远超预期。

“有节目看、有礼品拿,还能了解不少民族知识,我们当然开心!”一位中学生笑着说道。

 据不完全统计,整场活动共收获群众掌声百余次,直接参与互动人数超过200人,发放宣传资料一万余份,赠送各类纪念礼品上千份。

 此外,活动还包括多场民族文化交流座谈和入户走访,进一步巩固了民族团结的群众基础,为毕节推进民族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扎实支撑。

此次“民族文化进村寨”“移风易俗”活动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

 它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民族文化传承和移风易俗工作真正落地生根,走入千家万户。

 学会一负责人也说,“民族文化进村寨”暨“移风易俗”主题活动,是近期工作的重心,全程跨越多个县区,学会直接参与人数破百,受惠各族群众预计几十万人,真正做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采写:图文/胡静)

责任编辑:陈瑾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