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红色文化

走进“赤脉寻根”:一群年轻人用AI与脚步传承红色记忆

发布时间:2025-08-29 14:26:26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在信息飞速更迭的今天,如何让红色记忆焕发新的时代光彩?一群来自高校的青年学生组成的“赤脉寻根实践小队”,正以他们的方式作出回答——借助AI技术还原历史现场、制作感人短片,走进家乡与身边的红色地标,用公众号和视频号持续记录、分享真实而深刻的红色文化学习体验。

近日,小队发布了短视频作品《烽火传承·科技砺剑》。该片以“铭记历史,吾辈自强”为主题,通过AI生成影像与真实采访交织的手法,再现了抗美援朝战场与当代和平生活的强烈对比。短片以抗美援朝老兵真实采访片段开头,带领观众回忆起那段艰苦但顽强斗争的年代。尤其令人动容的是对长津湖战役的还原——风雪中坚守的战士、冻僵的手指和结霜的睫毛,无一不令人肃然起敬。影片中,老兵与少年共同献花、互相敬礼的画面,更成为一种跨越时代的精神传递。

https://img2.danews.cc/upload/ajax/20250826/4e83d1bcad7e389cd4e92482f09ef8c9.png

风雪中坚守的战士

https://img2.danews.cc/upload/ajax/20250826/211d7df4a9abb4790af3b419884c37a7.png

老兵与少年共同献花

但这只是“赤脉寻根”全部内容的一角。

真正持续产生影响力的,是他们的微信公众号与视频号“赤脉寻根实践小队”。在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套路,只有每一位队员走进红色纪念馆、革命旧址、烈士陵园之后的真实体悟与思考。

队员们先后走访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山东博物馆“齐鲁烽火”展区、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利辛烈士陵园、斯诺旧居与纪念馆、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等多处红色地标。他们以时间为线索记录抗战馆的全貌,从“九一八事变”到日本投降,串联起重要战役、英雄人物与历史文物,写就多篇情感真挚的文章;他们深入各地展陈与旧址,用文字重现峥嵘岁月,也用镜头捕捉历史温度。

https://img2.danews.cc/upload/ajax/20250826/f11f4164758ae59e5815b2c70e96095c.png

山东博物馆

https://img2.danews.cc/upload/ajax/20250826/e26d6a7b0b2eee44fddd79a7d80fafe5.png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

https://img2.danews.cc/upload/ajax/20250826/fc4848d2009e3959e0a83239f9a075d0.png

利辛革命烈士纪念馆

https://img2.danews.cc/upload/ajax/20250826/9e9a6f1873da568170636c605c0ab84c.png

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

这些内容不是简单的打卡记录,而是年轻人带着问题、带着情感,真正与历史对话的产物。他们拍下的每一段视频、写下的每一段文字,既是对英烈的致敬,也是对自我责任的唤醒。

除了《烽火传承·科技砺剑》外,小队还陆续发布了另外两部红色主题短视频,均以不同角度传递爱国主义精神与革命记忆。其中,《烽火传承·科技砺剑》亦参与了“青春筑梦,强国有我”AIGC创意短视频征集活动,发布后获得了大量播放与点赞。

目前,“赤脉寻根”公众号已推出多期红色地标走访内容,涵盖北京、江苏、山东、新疆等多地标志性纪念场馆。除了视频号上的影像作品外,公众号更以深度文章见长,通过队员们细腻的笔触和深入的思考,为读者呈现一个个立体生动的红色故事,逐渐形成一个“可读、可思、可共鸣”的红色学习社区。

如果你也对历史怀有敬意,对红色文化充满好奇,不妨关注微信公众号“赤脉寻根实践小队”和视频号“赤脉寻根实践小队”。在这里,你看的不仅是内容,更是一群同龄人如何理解使命、如何承担责任、如何用这个时代的方式——技术、影像、文字——把值得铭记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山河虽已无恙,吾辈更当自强。期待你的关注与同行。(赤脉寻根实践小队)

责任编辑:陈瑾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