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青少年禁毒意识,筑牢识毒防毒思想堡垒,西安翻译学院禁毒“译”行实践团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以青春之力传递禁毒声音,守护青春无毒净土。
(一)上栗宣禁毒,互动护青春
7月26日,实践团走进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人流密集区域,开展禁毒宣传实践活动。成员们手持禁毒宣传手册,穿梭在青少年人群中,用亲切口吻主动搭话,还摆放好禁毒知识小问卷,以趣味问答形式邀请青少年参与互动。通过团队成员耐心细致地与青少年交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真实案例传递禁毒知识,掀起了禁毒知识学习与互动的热潮。
(二)悟禁毒脉络,凝青春信念
7月28日,实践团走进上栗县禁毒教育基地,在警官蔡妍玉的带领下开启沉浸式禁毒学习之旅。蔡警官讲解了上栗县禁毒历史脉络,从早期禁毒举措到如今全民参与的禁毒格局,让成员们深知禁毒工作的传承与坚守,明晰守护无毒净土的责任。在主展厅蔡警官重点讲解“毒品预防”板块,用漫画、案例拆穿毒贩诱骗青少年的幌子;“戒毒模式”展区介绍戒毒路径,说明戒毒需个人决心与社会帮扶;“吸毒危害”展区展现吸毒后果,凸显禁毒宣传迫切性;新型毒品仿真模型柜展示伪装毒品,蔡警官强调其隐蔽性,提醒大家远离诱惑。第二展厅里蔡警官追溯“毒品起源”,呈现“毒品分布”“毒品蔓延”情况,“吸毒案例”聚焦本地,让成员们深刻认识到毒品危害就在身边,防毒禁毒刻不容缓。参观尾声,实践团观看禁毒主题宣传片,影片中禁毒工作者的坚守、吸毒家庭的破碎画面,让成员们深受触动,凝聚起青春禁毒的信念。
(三)明禁毒要义,学实用技巧
7月29日,实践团来到萍乡市上栗镇政府,参与当地禁毒志愿者协会举办的禁毒知识讲座。讲座中协会资深成员从毒品种类、危害、识别方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展开讲解,结合本地案例,阐述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严重破坏,让成员们深刻认识到禁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互动环节,实践团成员积极提问,与协会成员深入交流,学到了很多实用的宣传经验和工作技巧。队长黄千韵表示,团队了解到乡村禁毒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也学到了接地气的宣传方法,未来会带着所学知识走进村落、学校,传递禁毒理念,还计划回校后整理实践成果,联合社团开展禁毒主题分享会,让更多同学加入禁毒宣传行列。
(四)社区宣禁毒,青春筑防线
7月30日,实践团奔赴上栗镇滨河社区携手社区、上栗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开展青少年禁毒知识宣传系列活动。为青少年打造了沉浸式、多元化禁毒课堂。滨河社区党委书记刘露致辞,强调毒品危害,呼吁青少年学习禁毒知识;实践团成员俞镐泽结合真实案例宣讲禁毒知识,发放精心制作的宣传单;上栗县公安局禁毒大队警官蔡妍玉带来帮扶培训,以趣味识毒小游戏开场,随后系统讲解毒品识别、成瘾及涉毒后果;实践团亲身上演禁毒情景剧,引发青少年强烈共鸣,知识竞答环节更是将氛围推向高潮。活动最后,实践团向青少年发放宣传册,牵着小朋友逐页共读,扩大禁毒宣传半径。
(五)多场景践禁毒,暖家庭传知识
实践团还走进禁毒志愿者协会,学习先进的禁毒工作经验与模式;7月31日,走进涉毒家庭与不涉毒家庭,送去温暖与关怀,了解不同家庭对禁毒的认知与需求;8月2日,走进书法班,向未成年宣讲禁毒知识,将禁毒理念与书法文化相融合,以别样方式传递禁毒声音。
(六)禁毒实践广传播,青春担当续精神
此次系列禁毒实践活动,不仅让上栗县青少年收获禁毒知识,实践团成员也锻炼了社会服务能力,深化了对禁毒工作意义的认知。成员们表示,未来将持续当好禁毒知识“传播者”,助力构建无毒社会,让禁毒理念扎根更多人心中,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黄千韵,时伟)
责任编辑:陈瑾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