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红色文化

军魂入讲稿,薪火传校社——通大学子让红色基因“声”入人心

发布时间:2025-08-20 14:55:4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7月9日至24日,南通大学文学院“铭史承魂”社会实践团队分阶段完成军事主题访谈与爱国主义教育宣讲工作。该团队于7月11日在南京采访现役及退役军人,7月23日至24日分赴淮安洪泽湖高级中学与无锡市万欣社区开展青年教育实践,实现历史精神向现实行动的转化。

实践团队合影之一 袁籽言供图

刚毅军骨的血脉接力

7月11日,团队成员对现役士兵王璨进行专题访谈。这位在军营中得到了血与汗水磨练的坚毅军人在采访时谈到了他对于历史精神传承的深刻理解:“铭记历史的核心在于传承精神内核,当代青年应在科技、文化等各领域构建新时代战场。”随后团队又去拜访了退役老兵孙志林,这位曾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当中的边境作战的老战士在提起时代新人的担当和家国情怀的相关话题时十分感慨,他在讲述自己镇守边境的故事时坦言:“不只是打仗需要,和平年代的奋斗同样需要,那种攻坚克难,这是一种精神,一种传承。”

 和现役军人王璨交流 李雅哲供图

红色精神的二次传递

基于访谈成果,南通大学实践团队于7月23日和7月24日分别在洪泽湖高级中学和无锡市万欣社区服务中心开展了主题宣讲。面对数十余名高中生,宣讲人李雅哲结合军人访谈实录,剖析历史记忆与青年责任的关联。“真正的爱国不是口号,是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需求的选择。”宣讲人在宣讲中引导学生思考学业追求与国家发展的内在联系,使学生们深入展开自我思考,探索自我与国家未来的关系。活动现场设置问答环节,学生们对此话题十分积极,且就军旅生涯、职业选择等话题与宣讲人李雅哲进行了深度交流。  

洪泽湖高级中学宣讲 李雅哲供图

次日,团队成员陆张子奕在无锡市万欣社区服务中心面向少年儿童组织教育活动。通过历史故事讲述、爱国主题绘画等互动形式,陆张子奕将孙志林等老兵的奉献精神转化为儿童可理解的叙事。活动现场展示退役军人提供的战地家书复印件,孩子们在辅导员指导下制作“致敬英雄”主题手抄报。社区工作人员反馈,此类实践有效弥补了基础教育中军事历史教育的实践环节缺失。

 万欣社区服务中心宣讲图  陆张子奕供图

通过两阶段实践,红色精神在传播中形成了完整教育闭环。军事访谈获取一手素材,教育宣讲实现资源转化。目前该实践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实践团队不仅在此次活动对话了肩负时代责任的军人,深化了同学们的历史认知,更在每个人心中点燃了炽热的爱国情怀与强烈的社会担当。团队成员更是在之后的宣讲活动中,将这份感悟转化为实际行动,通过对青年一代的宣讲,以青春之我的奋斗姿态,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成果,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勇担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讯员刘研、李雅哲)

责任编辑:陈瑾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