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非遗

杨氏沙园老字号非遗将迎来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5-08-18 11:03:1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在健康中国战略全面推进的时代浪潮下,人民健康已成为国家发展的基石与民族昌盛的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 将保障人民健康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高地,必须要以从“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关口前移,重心下沉;预防大于治疗;要全方位提高国民的健康素养。 

为深入贯彻《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 的战略部署,落实《“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及《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培育中医药健康消费市场”的具体要求,《“老字号非遗中医文化交流会”暨“中华九大仙草专题研讨会”》于2025年8月11日在北京全国人大会议中心盛大召开。会议由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慢病防治援助工作委员会主办,洛阳杨氏百年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和洛阳杨氏佰年沙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河南电视台、中华网、中国日报网、腾讯网、凤凰网、经济网、搜狐、网易、百度和爱奇艺等多家主流媒体聚焦本次会议。

原卫生部副部长曹泽毅,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信息学家陈润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原副院长、少将苏元福,中央军委保健局原局长席立锁,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朱晓新,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李洪娟,中国药文化研究会大健康产业分会秘书长尚军,杨氏沙园第九代传人百国文、杨氏沙园董事长张振伟、杨氏沙园第十代传人兼总裁王滕、杨氏沙园执行总裁邹德太和杨氏沙园首席健康顾问连长言等领导嘉宾、专家学者及杨氏沙园各市场负责人共60人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慢病委秘书长盛燕主持。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与文化瑰宝,历经数千年沉淀,蕴含着深邃的生命智慧与独特的诊疗体系。其中,老字号非遗中医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技艺的传承,是中医药活态延续的重要载体。杨氏沙园始创于1646年,是河南老字号和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民间中医药文化传承的代表,也是中医外治中的典范,至今已传承至十代。“中华九大仙草”作为中医药宝库中的珍品,其药用价值与营养价值的“深度挖掘”对推动中医药现代化、服务全民健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本次研讨会以“传承非遗根脉,激活仙草价值”为核心,紧密围绕:杨氏沙园“老字号非遗中医”传承的社会意义与现实价值、新形势下“老字号非遗中医”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如何更大发挥中医文化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作用、如何发挥“杨氏沙园非遗传承馆”在行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中华九大仙草”的药用研究与创新应用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与思想碰撞,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凝聚共识与力量,为老字号非遗中医推广注入动能与活力,为增进人民健康福祉献计献策。 

盛会伊始,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慢病委副会长兼秘书长盛燕的开场讲话点明了核心价值:“老字号非遗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九大仙草不是古籍里的符号 —— 它们是健康中国的活态资源。” 这一判断,为整场会议奠定了“立足传统、面向未来”的基调。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原副院长苏元福将军代表主办方率先破题,从慢病防治国家战略切入,特别肯定了杨氏沙园非遗传承馆“文化传播 + 健康服务”的融合模式:“这种模式正是我们需要的实践样本,让老字号非遗真正融入现代健康体系。”

承办方洛阳杨氏百年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振伟则在欢迎辞中,将老字号非遗传承与国家需求紧密相连:“从清初创始人杨瑞‘道地选材、修德兴业’的祖训,到今天承办这场盛会,杨氏沙园 379 年的传承,始终围绕‘让非遗服务民生’这一核心。”

原卫生部副部长曹泽毅从健康中国建设高度进一步阐释:“推广老字号非遗与九大仙草产业化,不是简单的文化保护,而是让‘预防大于治疗’的中医理念落地,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保障体系。”这一观点与杨氏沙园“外治调理 + 内服养护”的实践形成深刻呼应。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润生则从科技视角注入新解:“九大仙草的基因驯化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切口,通过基因组学解析其功效成分,能让传统智慧获得科学验证。杨氏沙园将现代工艺与仙草应用结合的实践,正是这一方向的探索。”

作为全场焦点,杨氏沙园的传承故事由第九代传人百国文娓娓道来。他揭开了 379 年传承的密码:“自1646年创立,十代传人坚守‘熬制六步法’—— 炒丹、炼油、下丹、下药粉、摊制、贴敷,每步火候、时长分毫不能差。” 这份坚守,让杨氏沙园膏药获评“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老字号”,2011年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收编到《国医年鉴》。而传承中的突破更显珍贵:第四代传人杨义广以“大国手”之名济世,第七代传人杨守铭打破“传男不传女”桎梏,第八代传人杨秀清将技艺传给女婿百国文……“我们传的不只是技艺,更是‘医者仁心’的精神,这才是十代不衰的根基。”百国文的话道出了百年老字号非遗传承的真谛。

杨氏沙园第十代传人、杨氏沙园总裁王滕则展示了新时代的创新实践。他介绍,遍布全国各地的杨氏沙园非遗传承馆既是中医文化的活态展厅,更是健康服务的前沿阵地。王滕重点向与会的专家学者重点介绍了杨氏沙园“老字号非遗产品”和“中华九大仙草(杨氏沙园应用产品)”的道地选材、技术优势、品质标准、生产技术和产品创新发展举措。“我们守的是‘内病外治’的根,拓的是‘全周期健康’的界”,王滕的话彰显了创新的底气,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认可和赞许,并现场提出了诸多宝贵意见,这对杨氏沙园在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会议高光时刻,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聘任杨氏沙园总裁王滕为慢病委“副会长”,授予洛阳杨氏百年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为慢病委“副会长单位”,苏元福将军亲自授予牌匾及证书。盛燕秘书长点评:“这份荣誉是对杨氏沙园从‘民间技艺’到‘行业标杆’的肯定,更是对老字号赋能健康中国模式的高度认可。” 

下半场研讨中,各位专家学者从不同维度为中医药发展指明方向,与杨氏沙园的实践形成深刻呼应。中央军委保健局原局长席立锁强调:“九大仙草‘扶正固本’的价值,与杨氏沙园‘外调内养’体系高度契合,正是‘治未病’理念的生动实践。”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所长朱晓新从药理层面印证:“九大仙草的‘扶正、调理、滋补’功效,既有中医经典支撑,又被现代研究证实,为产业化提供了科学底气。”北京中医药大学李洪娟教授聚焦“内外协同”:“杨氏沙园‘外治 + 内服’模式,体现‘外调经络、内补脏腑’的智慧,为临床提供了‘内外兼修’的范本。”中国药文化研究会大健康产业分会尚军秘书长则聚焦银发健康:“杨氏沙园非遗传承馆贴近社区、九大仙草产品适配中老年需求,这种‘非遗 + 仙草’模式,为老龄化社会提供了‘有文化、有温度’的方案。”

研讨会最后,杨氏沙园首席健康顾问连长言汇报:“仅去年我们就开展上千场公益讲座,服务超10万街坊,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杨氏沙园产品体系中的“通养固补”理念和“外治+内服”模式尤为亮眼:老字号非遗膏贴主打“通经络、活气血”,基于九大仙草开发的口服产品则承接 “养、固、补”需求,让老字号从“单一膏药铺”升级为“全周期健康解决方案服务商”。 

当盛会落幕,全场共识清晰可见:中医药的传承,不是复古的怀旧,而是让 379 年的技艺解决当代健康需求;创新,不是跟风的潮流,而是让九大仙草的智慧获得当代表达。从 “熬制六步法” 的坚守到杨氏沙园全国非遗传承馆的布局,从《国医年鉴》的认可到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慢病委“副会长单位”的担当,杨氏沙园379年的历程印证:老字号的生命力,藏在“守正”的执着里,更显现在“创新”的勇气中。

未来,杨氏沙园将持续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指引,让非遗技艺扎根更深,让仙草智慧惠及更广,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续写老字号非遗的时代答卷。

杨氏沙园——让非遗活在当下,让仙草惠及民生!(孙颖)

责任编辑:陈瑾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