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墨香回归与“破圈”  ——“墨韵白鹭·笔舞七星”公益书法培训走笔

发布时间:2025-08-18 09:41:38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近日,在贵州毕节七星关区同心城市公园标志性建筑白鹭岛上,三十余名书法爱好者齐聚一堂,一场为期两天的公益书法培训在此火热开展,标志着墨香回归白鹭岛,技艺提升可“破圈”。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马小杰、朱睿、张家益三位专家分别携楷书、行草书、隶书之所长,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场兼具专业性与实践性的文化盛宴。
 
    “执笔需稳,运笔贵活,看似简单的横竖撇捺,藏着千年书法的筋骨。”

培训伊始,马小杰以楷书的笔法解析开篇,从执笔姿势的纠正到起笔、行笔、收笔的力度控制,用通俗的语言拆解专业技巧。

他现场挥毫示范,笔尖在宣纸上流转,提按顿挫间,楷书的端庄秀丽跃然纸上,学员们围拢观摩,不时用手机记录关键细节。

行草书专家朱睿则带来了别样的艺术体验。“行草贵气韵连贯,既要知规矩,更要懂变通。”

他以经典行草为例,讲解行草书的章法布局与情感表达,强调“临帖是根基,创作是升华”。 

在点评环节,他针对学员作品中线条僵硬、节奏单一等问题,逐一点拨,“线条要有呼吸感,就像人说话有轻重缓急,书法也需虚实相生。”

隶书专家张家益则聚焦传统与创新的融合。“隶书的蚕头燕尾、一波三折是其标志性特征,但当代创作不能困于古法。”

他结合自身创作经历,分享如何在保持隶书古朴韵味的同时,融入时代审美。

学员们拿出平日习作请教,他逐一批注,从字形结构到墨色变化,细致入微的指导让不少人茅塞顿开。
 
    两天的培训中,理论授课与现场示范交替进行,学员们时而凝神听讲,时而提笔练习,遇到困惑便主动提问,三位老师始终耐心解答。

“以前总觉得隶书死板,听完张老师的课才明白,原来传统艺术也能写出新意。”一位学员说道。

 也正如学员们所说,“专家们不仅教技巧,更传心法,这种‘手把手’的指导,比自己闷头练习半年都管用。”

这场公益培训,是七星关区深耕书法艺术土壤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区书协持续发力,通过搭建常态化培训平台、举办规模书画展、组织交流活动等方式,为书法爱好者铺路搭桥。

从青少年书法启蒙到成人专业提升,从本土人才挖掘到外地专家引进,一系列举措让书法艺术在七星关焕发新生。

如今,漫步城区街头,社区文化墙上的书法作品、校园里的书法社团、商场中的书画展,处处可见书法艺术融入生活的痕迹。

七星关区书协主席罗勇说, 笔墨丹青,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文化的延续。举行这次公益书法培训,目的是让大家有机会得到书法艺术的提升,让七星关区书法艺术有机会“破圈”,得到更好的学习。

此次公益培训,以“墨韵白鹭·笔舞七星”为引,让书法艺术走出书斋,走进群众,既提升了爱好者的专业水平,更在潜移默化中厚植了地域文化根基。

正如区一位书法家所言,“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人感受书法之美,让墨香浸润城市肌理,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培训落幕,墨香未散。学员们带着满满的收获离去,他们的笔下,不仅将延续书法的千年文脉,更将书写出七星关文化发展的崭新篇章。(采写图/文 郭翰 胡静)

责任编辑:陈瑾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