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群峰的晨曦中,福建宁德周宁县公安局的警徽在朝阳中闪耀着赤诚光芒。从街头闪烁的警灯,到田间地头用方言唠的普法嗑儿;从24小时在线的“情指行(情报、指挥、行动)”一体化机制,到送证上门的“一条龙”贴心服务,这支用使命淬炼的先锋队伍,正以“防治结合”的智慧与“警民同心”的温度,织就一张覆盖城乡的平安网,默默坚守着这1047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每一份安宁。
打好防范主动仗 守护平安“金钥匙”
宁吃防范苦,不吃发案亏,这是周宁公安始终坚守的信念。以“防治结合”为根本遵循,在“派出所主防”原则指引下,持续践行“警务跟着民意走、警力围着群众转”的工作理念,全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安全防护网络。
防范工作的核心在于“见警管事”。家住狮城镇的林大伯真切感受到:“如今不管是白天赶集还是夜晚散步,街上总能看到巡逻的警车和民警,心里别提多安稳了!” 通过提升街面见警频率与实际管事效能,持续深化落实“潮汐警务”勤务模式,是周宁公安提升群众安全感的重要举措。周宁公安坚持每日在城区主次干道、农贸市场周边、校园周边及重点企业厂区开展高频次巡逻防控。同时,充分调动村(社区)群防群治力量,深入山区村落便道、老街胡同、城乡结合部等治安重点区域开展常态化巡逻,有效压缩违法犯罪活动空间,从源头上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防范工作的难点在于 “入脑入心”。针对山区村落群众及部分特殊群体法律意识相对薄弱的实际情况,周宁县公安局各派出所精准施策,全力打通普法宣传“最后一公里”。民警们走进校园教室、社区活动中心、田间茶园,用接地气的方言土话,讲解群众关心的身边案例和法律知识。依托“百万警进千万家”“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平台,联合乡镇干部、村干部创新宣传形式,逐户上门普及反诈、防盗、防火、禁赌、禁毒等安全常识,让法治精神和安全理念真正走进群众心里。
矛盾化解在基层 服务群众“零距离”
“源头治本,关键在‘疏’不在‘堵’。要把人民群众心里的疙瘩解开了,矛盾纠纷的苗头自然就掐灭了。” 咸村派出所民警陈建行对此有着深刻体会。针对辖区山高路远、村落分散的特点,特别是考虑到纯池、玛坑等偏远乡镇群众往返县局办事耗时费力的实际困难,周宁县公安局大力推行警务前移,在距离县城较远、人口相对集中的咸村镇等地设立“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并积极探索“就近办”“上门办”服务模式,极大地方便了群众,获得广泛赞誉。
周宁县公安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紧扣“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聚焦矛盾纠纷“排查收集、汇总梳理、调查调处、跟进回访、案例解析”五个环节,着力构建全链条矛盾纠纷调处新模式。以社区警务为抓手,通过社区民警下村居入户走访,摸排收集各方面的矛盾纠纷,进行梳理汇总、分级评估分类、分流推送化解。对易于调处的矛盾纠纷,由社区网格民警提前介入、靠前调处化解,切实做到矛盾纠纷“化早、化小、化无”。
2025年7月,狮城镇东园小区两户人家因楼道堆放杂物的问题产生激烈争执,双方情绪激动、互不相让。得知情况后,社区民警陈仲秋第一时间介入,组织双方围坐恳谈,用方言以拉家常的方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缓解双方的抵触情绪,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避免了事态升级。“在社区做工作,真情是桥梁,公正是底线。只有真正沉下身子融入群众,赢得真心信任,调解工作才能水到渠成。”陈仲秋深有感触地说。
筑牢安全防护网 严打严治“护安宁”
周宁公安始终把警情防控摆在战略高度,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紧抓不放、常抓不懈,凭借着强烈的政治担当与使命意识,着力构建起严密无缝的“防控网”。对于那些损害群众切身利益、扰乱社会正常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周宁公安坚守主责主业,秉持“快侦快破、多破实破、办精办细”的工作理念,遵循“以打促防、抓早抓小、有案必查”的工作方针,始终对各类违法犯罪保持着“零容忍”的高压打击态势,坚决维护社会的平安稳定。
周宁公安精准研判季节性犯罪规律,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靶向发力。在春节、中秋等重要传统节日前后加强治安管控,严厉打击盗窃家禽家畜、农资物品等侵害农民利益的违法犯罪;在茶叶采摘、春笋采摘等农忙时节,加大对山林周边、田间地头的巡逻力度,及时查处赌博、寻衅滋事等违法行为。同时,依托“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实现警务资源的深度整合与高效利用,全天候开展针对性分析研判,全要素的精准预警指令,确保各类风险隐患早发现、早预警、早防范、早处置。
“以前每到农闲时候,村里总有些闲散人员凑在老屋角落里赌博,不仅吵得人不得安宁,还常常因为输赢闹矛盾、甚至动手打架,真是让人头疼。现在可不一样了,派出所管得特别严,那种赌博闹事的现象基本上见不到了,真得好好谢谢民警同志们啊!” 泗桥乡赤岩村的郑大叔发自内心地说道。群众的赞誉背后,是周宁公安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持续不断的重拳打击。通过快速侦破一起起案件、深入开展一次次专项行动,周宁公安不断提升着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守护着这座山区小城的宁静与和谐。
深耕民生服务田 绘就警民“连心桥”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周宁公安对此有着深刻的体悟,深知唯有把群众身边那些关乎切身利益的“小事”办得扎实可靠、妥帖周到,才能真正焐热民心,让公安工作的“温度”可感可知。周宁公安始终将窗口服务视作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积极推行“延时服务”“预约服务”等暖心举措,竭力实现“最多跑一次”“一次就办成”的服务目标,实实在在为群众化解急难愁盼。
“孩子在福州出生时正逢忙碌时期,实在抽不开身回周宁办理户口。我们通过闽政通‘新生儿出生一件事’线上申请后,当天就收到了周宁县公安综合窗口的回电,工作人员还帮我们快速办妥了户口,全程无需奔波。”常年在外地务工的黄先生深有感触地说。
考虑到辖区内留守老人居多、行动不便群体数量较大的实际状况,周宁公安主动延伸服务触角,将“坐等群众上门受理”的传统模式转变为“主动登门服务”。户籍民警与社区民警定期携带专业设备,深入偏远山村走家串户,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贴心提供上门拍照、信息采集、证件办理以及送证到家等“一条龙”服务,把便利实实在在送到了群众的家门口。在纯池镇的偏远山村,民警还特意制作了“警民联系卡”,上面清晰印着民警的姓名、联系方式等内容,便于群众在有需要时能随时联系咨询,让便民服务更接地气、更暖人心。
时光荏苒,周宁公安警营里的新面孔换了一茬又一茬,制服的肩章也新旧交替,但那份深扎基层的执着、牵挂群众的热忱、俯身为民的赤诚,却如磐石般从未改变。他们用日复一日的坚守,在时光的长河里接力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宁,让祥和的暖意始终萦绕在百姓心头。(学习大军 周宁公安)
责任编辑:陈瑾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