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号召,躬身践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时代责任,2025年暑期,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国宝守护,绿芽培育”实践队奔赴南京市红山社区,正式启动“探秘国宝熊猫,播撒生态火种”青少年生态科普实践活动。系统开展集知识科普、价值引领、行为引导于一体的创新生态教育,为培育新时代生态公民、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国宝守护,绿芽培育”实践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走进红山社区暑托班,开展“熊猫王国探秘”主题宣讲。队员们化身科普导师,通过生动演示和趣味互动,向孩子们讲解大熊猫的独特体征、生活习性及保护成果。例如,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大熊猫偏爱竹子的原因,并借助道具演示熊猫“伪拇指”的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引导孩子们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价值观。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精心设计的谜语竞猜和科普问答环节点燃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大家争先恐后举手抢答,在欢声笑语中轻松掌握了熊猫知识。这场寓教于乐的探秘之旅,不仅激发了少年儿童对科学的浓厚兴趣,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
保护生态的种子,有效引导孩子们积极思考并承诺加入保护国宝大熊猫、守护共同家园的行列。
“国宝守护,绿芽培育”实践队第二站前往红山森林动物园。在熊猫馆及核心展区,队员们手持精心设计的问卷,化身“生态认知调查员”,主动走近游客,科学采集公众对大熊猫保护知识、生态理念的认知水平与态度,构建宝贵的“公民科学”数据库。
同步设立“熊猫知识小讲堂”,吸引园区内充满好奇的小观众。队员们利用便携展板、趣味道具,讲解熊猫的生理知识,讲解深入浅出,辅以栖息地拼图挑战等互动游戏,将绿色生态文明的种子,悄然播撒在孩子们心田。活动结束后整理调研数据,形成初步分析报告,数百份满载公众声音的问卷为后续科普策略优化提供了精准导航;“移动讲堂”的欢声笑语则直观印证了趣味科普的感染力。
实践队以国宝为媒、以科学为桨、以青春为帆的探索,不仅为社区青少年解锁了生态密码,更精准绘制了公众认知的“导航图”,为未来生态文明教育的精准滴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点点星火,终将汇聚成光,这场关于守护与希望的实践,正是美丽中国建设宏大叙事中,一曲激昂的青春序章,它印证着,当青春力量躬身入局,生态文明的参天大树,必将在下一代心田扎根,绿满神州。(徐润枫 林于晴 万琤)
责任编辑:陈瑾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