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

青春筑梦黄河畔 科技赋能谱新篇

发布时间:2025-08-14 16:48:2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2025年暑期,内蒙古科技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甜橙”志愿服务队跨越三省、跋涉2200余公里,奔赴玉树州称多县开展为期七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将黄河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现代科技的创新力量巧妙结合,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寓教于乐的课程与互动体验,引导当地青少年儿童认识黄河、热爱黄河、守护黄河,在孩子们纯真的心中播撒下传承文化根脉、共护母亲河的希望种子。

活动伊始,队员们以一场别开生面的“初识黄河母亲”主题课程拉开了此次支教活动的序幕。队员们精心制作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资料,在明亮的教室里,投影仪投射出一幅幅精美的画面。从黄河源头那晶莹剔透的冰川融水,如一条条细小的银线,在广袤的高原上蜿蜒前行,逐渐汇聚成潺潺溪流;河水与大海相拥,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景观。队员们声情并茂地讲解着,孩子们的目光紧紧地盯着屏幕,眼神中充满了好奇与惊叹,仿佛跟随画面一同畅游了黄河的全程,瞬间激发了他们对这条“母亲河”的强烈好奇心与探索欲。

随后,队员们重点介绍了青海段黄河与内蒙古段黄河的异同。队员们通过详细的地图,一边指着地图上黄河的走向,一边耐心地讲解。“同学们,大家看,青海段的黄河就像一位温柔的少女。这里的黄河水清澈碧绿,宛如一颗镶嵌在高原上的明珠。它的水流相对较缓,静静地流淌在广袤的草原之间,滋养着这里的一草一木,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而内蒙古段的黄河呢,就如同一位豪迈的勇士。由于它流经了广袤的黄土高原,大量的泥沙被带入河中,使得河水变得浑浊泛黄。河道也变得开阔起来,形成了独特的‘几’字弯地貌,气势磅礴。”

队员们还分享了自己在两段黄河边的亲身经历,“我曾经站在青海段黄河岸边,能清楚地看到河底的石头和游动的小鱼,周围是成群的牛羊在悠闲地吃草,那景色美极了。而在内蒙古段黄河,站在岸边,耳边是黄河水奔腾的轰鸣声,仿佛能感受到它那无穷的力量。”尽管两段黄河风貌各异,但它们同属黄河水系,共同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队员们还带领孩子们吟诵“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经典诗词,声情并茂地讲述茶马古道、黄河古渡口等历史故事。孩子们一边跟着吟诵诗词,一边沉浸在那些古老而传奇的故事中,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古代,亲身感受着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

为让黄河文化“活”起来,志愿者服务队精心设计了系列互动环节。在“解锁黄河迷宫”游戏中,队员们设计一个简易却又充满趣味的黄河流域迷宫。迷宫里设置了许多任务点,每个任务点都代表着黄河流经的一个省份、一处重要的水利工程或是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孩子们兴奋地分成小组,热烈地讨论着行动方案。“我们先从青海出发,然后顺着黄河往下走,一定要找到所有的任务点。”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潜移默化地掌握了黄河的地理知识,了解了黄河的流经图。

“捏彩泥·话黄河”环节则让孩子们化身为小小艺术家。队员们为孩子们准备了五颜六色的彩泥,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同学们,现在大家就用手中的彩泥,把你们心中的黄河塑造出来吧。可以是黄河的样子,也可以是黄河岸边的动植物,或者是你们想象中的黄河人家。”孩子们立刻动手忙活起来,有的孩子专注地捏着黄河的河道,将其弯弯曲曲的形态展现得惟妙惟肖;有的孩子捏出了岸边的小树和可爱的小动物;还有的孩子捏出了一座小小的房子,仿佛在诉说着黄河岸边人家的故事。在动手实践中,孩子们感受着彩泥的柔软与可塑性,也深刻理解了黄河泥土对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

最令人动容的是“我眼中的黄河”绘画环节。队员们为孩子们分发了画纸和画笔,孩子们静静地坐在座位上,思考着、构思着。他们用稚嫩的小手紧紧握着画笔,在画纸上认真地描绘着心中黄河的模样。有的孩子画了清澈见底的黄河水,水中鱼儿欢快地游着,岸边是五颜六色的花朵;有的孩子画了岸边茁壮成长的小树,一群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歌唱;有的孩子画了人们在黄河边嬉戏的场景,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对母亲河的美好向往与纯真爱意,队员们看着孩子们的画作,心中也充满了感动。

守护黄河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实践队队员们向孩子们发出了“保护黄河,从我做起”的倡议。队员们站在讲台上,神情严肃地说:“同学们,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它孕育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但是,现在黄河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比如水土流失、水污染等。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好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节约用水,不随意向河流中扔垃圾,爱护黄河周边的环境。”队员们还详细讲解了黄河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一些简单易行的护河小常识。当队员们播放机器人参与黄河清淤、水质监测等科技治黄的画面时,孩子们的眼睛都瞪大了,眼中闪烁着惊奇与向往的光芒。“哇,原来机器人还能帮助保护黄河啊,太厉害了!”一个孩子不禁发出了惊叹。

为将环保口号转化为实际行动,队员们带领孩子们手持自制的简易水质检测仪,来到学校附近的小溪边。队员们先给孩子们示范了如何正确使用水质检测仪,“大家看,先把检测仪放入水中,等数值稳定后再读取数据。我们要记录下水温、pH值等数据,这些数据能帮助我们了解水的质量。”孩子们认真地看着队员们的示范,然后小心翼翼地操作着检测仪。他们有的蹲下身子,将检测仪缓缓放入水中,眼睛紧紧地盯着数值的变化;有的认真地记录着数据,还不时地与身边的小伙伴交流着。通过这次检测,孩子们切身感受到了水资源保护的紧迫性,纷纷表示要争当“黄河小卫士”,用实际行动守护身边的每一滴水。

此次青海支教之行,我校实践队员们以黄河文化为纽带,以科技手段为助力,不仅为当地孩子们带去了知识与欢乐,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传承黄河文化、守护生态环境的种子。未来,学校将继续组织青年学子深入基层,将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在服务国家战略中贡献青春力量,让更多的人关注黄河、保护黄河,共同谱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美好篇章。(文硕 高佳康 班跃龙)

责任编辑:陈瑾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