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

从戈壁到绿洲:沪喀携手书写生态治理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08-14 16:33:58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七月初,“沪喀连心 共绘青绿”调研团队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党委副书记吴毅带领下走进了喀什市莎车县,调研了莎车县戈壁林草作物丰产增效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并与基地科研人员、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沟通。

1.jpg

聚焦莎车:戈壁滩上的“青绿”实践

调研过程中,团队系统了解绿色技术银行在该项目落地过程中的具体运作模式、基地建设的阶段性成果以及各项技术成果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成效等最新进展,实地踏勘企业在荒漠土壤改良、现代农业发展、防沙治沙等领域的创新实践,旨在深化校企协同,探索生态治理与产业发展融合的援疆新实践,为荒漠治理技术“走出去”赋能。

2.jpg

3.jpg

深度探访:科技如何点沙成“金”

莎车县戈壁林草作物丰产增效科技创新示范基地项目是上海对口援疆的重点创新工程,由科技部与上海市政府共建的绿色技术银行主导实施,通过集成先进绿色技术和产业赋能,推动荒漠治理、农业增产与民生改善。绿色技术银行是由以“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模式,聚焦绿色技术转移转化。绿色技术银行主要落地莎车县后主要开展了荒漠变良田生态项目,通过采用生物技术改造沙地结构,实现保水保肥,出苗周期远短于传统治沙,以期形成循环农业产业链生产线。

团队通过与科研人员、绿技行负责人面对面,系统考察了“荒漠变良田”背后的科技支撑,它集成先进绿色技术,在茫茫戈壁上打造出丰产良田,不仅改善生态,更旨在构建循环农业产业链,带动农业增产与民生改善。经过本次实地踏勘,团队成员真切感受技术带来的生态与生产变革。

1755061439830945.jpg

共绘未来:边疆振兴的绿色脉搏

“我们在做的不是小事情,”绿技行负责人陈尧动情地说,“开始这里全是荒漠,现在能种出东西,这种意义深远的改变,这件事很有意义,也很伟大。”这份坚定的话语,正是对一代代援疆工作者在祖国西北边陲落地生根最朴实有力的写照。

绿色发展绝不是负担,而是后发赶超的独特机遇与必需路径。这也生动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

1755061301698534.jpg

在党中央推动东西部协作、实现共同富裕的号角下,此次调研体现了沪疆之间理念相通、技术共融的深厚情谊与责任担当。新时代的“两山”答卷,正由无数像绿技行这样的建设者携手书写于广袤国土之上。在叶尔羌河畔,一条融合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发展新路已然清晰,这是沪喀携手答好“两山”理论边疆实践的时代答卷,更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绿色发展的生动诠释。绿色发展,已然成为边疆振兴最深刻、最持久的脉搏,并为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这一重大关系,贡献着可贵的喀什经验。这片绿洲的未来,将更加丰盈而坚韧。(王馨玮)

责任编辑:陈瑾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