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创

“青春赋能‘百千万’ 荔香绘就振兴图”

——广外艺三下乡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从化荔博园实践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25-08-14 16:29:38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响应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号召,广外艺三下乡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以“科技赋能农业,文化振兴乡村”为主题,走进从化荔博园,开展了一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青春与乡土同频共振的社会实践活动,探索高校服务“三农”的创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一、深耕科技沃土,解码“一粒荔枝”的产业密码

在荔博园种质资源圃,突击队成员跟随专家系统学习“桂味”“糯米糍”“井岗红糯”等20余种特色荔枝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品质优势及市场价值,深入了解荔枝良种选育、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

在从化荔枝产业研究院专题分享会上,技术总监邱晧烽老师向队员们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与荔枝种植的协同应用实践:通过部署AI物联监测设备,实现对果园温湿度、土壤墒情、病虫害的实时动态感知;运用大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模型,精准预测荔枝生长周期,科学指导施肥、灌溉与疏果作业;依托无人机巡园技术,快速识别病虫害区域并进行靶向防治。邱老师还展示了智能分选系统,通过机器视觉与深度学习算法,可在毫秒级时间内完成荔枝大小、糖度、瑕疵的智能分级,显著提升分拣效率与产品品控。这些创新应用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数字技术正重塑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成为推动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随后,队员们实地调研荔枝精深加工生产线,见证了荔枝从鲜果到冻干制品、果汁饮品、荔枝酒等10余类高附加值产品的蜕变过程,深刻认识到科技赋能对延长产业链、提升农产品价值的关键作用。实践中,队员们运用专业知识与企业技术人员探讨荔枝保鲜技术瓶颈,提出“智能冷链+区块链溯源”的创新解决方案,以科技智慧助力产业升级。

二、厚植文化根脉,激活“千年荔韵”的文创活力

在荔博园文创展厅,队员们沉浸式体验以荔枝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品,从古风书签、非遗手工艺品到IP动漫形象,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跨界融合。通过访谈文创设计师与非遗传承人,同学们挖掘出荔枝背后承载的岭南民俗、诗词典故与红色记忆,认识到文化赋能是乡村振兴的“软实力”。团队结合自身专业特长,为园区设计了“荔绘从化”主题文化IP,将荔枝元素融入乡村旅游宣传,以文化创意赋能乡村品牌建设,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

三、扎根田间地头,书写“知行合一”的青春答卷

烈日下,突击队走进荔枝果园,与果农并肩劳作,亲历荔枝采摘、分拣、包装的全流程。在与果农的深入交流中,队员们了解到传统种植模式的痛点与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求,目睹了基层劳动者“一颗荔枝一份情”的坚守与期盼。实践中,团队运用新媒体平台开展“云端助农”直播活动,向全网推介从化荔枝,单场观看量突破10万人次;同时,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形成《从化荔枝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为政府决策和企业发展提供参考,切实将论文写在了田间地头。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不仅是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更是高校青年学子响应时代号召、服务乡村振兴的具体行动。未来,XX高校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以文化传承赋能乡村振兴,让更多青年学子在广袤田野中增长才干、贡献力量,为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注入澎湃青春力量。(邢绿轩 蔡志佳 周杞柔)

责任编辑:陈瑾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