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已上线,文创展架正式揭幕!”7月31日上午,珠海市斗门区斗门镇下洲村游客服务中心门口人潮涌动。广东工业大学“穗美下洲”实践队自主研发的“云游下洲”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首批20款“斗门古韵·下洲新乡”系列文创同步上架。这座拥有300年历史的“甜甜村”,因为一群00后的到来,再次甜度爆表。
从“数”里破题——把整座村庄装进“口袋”
过去游客进村“边走边猜”,如今只需掏出手机,打开“云游下洲”微信小程序,0.73平方公里的古村便一键“穿越”到指尖。团队用无人机完成3轮航拍,叠加GIS地理信息系统,生成误差小于1米的地图。百年榕树、古井、非遗皮影戏馆、知青楼细节纤毫毕现;点击页面中的地标建筑,语音助手“小洲”便会切换粤语、普通话双语导航,并带你回溯它的前世今生,仿佛把时光揉进耳蜗。“以前带朋友来只能口头讲解,现在手机一点就能‘云讲解’,方便很多。”村民陈先生边说边打开小程序演示。“现在游客不再迷路,探店客人多了,我们收入高了,生活就会更好了。”凉茶铺张阿姨开心地笑了。继续滑动小程序,指尖轻触“文旅商城”图标,20余款文创已同框上线,商户商品后续补充,游客仅需动动手指,村口驿站当天发货,即可把整座村庄的甜蜜打包寄走。
“云游下洲”小程序功能介绍
实践队成员记录各店铺的坐标和店铺信息
从“创”里生花——让乡村文化“穿”在身上
游客服务中心的“穗美工坊”展架,一天之内成了拍照打卡点。“下洲新乡”主题帆布包、PVC透卡、风景明信片,荔枝、黄皮、甘蔗造型的小粒牌、钥匙扣和杯垫……展架旁边附上了小程序二维码,扫码即可直达商城。“没想到在古村还能买到这么潮的文创,荔枝造型的钥匙扣太戳我了!”来自广州的游客李女士一边拍照一边感叹。
“设计图一出,小红书就有粉丝求代购。”负责IP孵化的队员王同学打开后台私信,便收到众多代购请求。目前,文创首批100件订单已交由当地玩具厂生产,并在小程序商城同步销售,利润将反哺村集体经济。“年轻人用代码和画笔让古村‘活’了,接下来我们还要一起把流量变留量。”下洲村委员说。
文创产品陈列于下洲村游客服务中心的“穗美工坊”展架上
实践队成员设计开发的系列文创周边
从“防”里守护——电商红利也要守住“钱袋子”
流量来了,钱包鼓了,防骗意识更要“在线”了。实践队在调研中发现,随着“云游下洲”小程序热度攀升,不少商户开始尝试线上销售、直播带货,却也成了诈骗分子的“新猎物”。为此,实践队在村委支持下成立了“穗美防诈宣讲团”,挨家挨户为30多位店主开展一堂“防诈微课”,提醒店主:每部手机都要装上“国家反诈中心”App,定期给手机做“体检”,关闭免密支付、陌生链接不点、共享屏幕权限不开。凉茶铺张阿姨笑称:“现在连阿公阿婆都会说‘钓鱼链接唔好点’!”村委会点赞:“让村民边赚钱边学防骗,这才是真正的‘智’富之路。”
“穗美防诈宣讲团”在挨家挨户开展防诈骗宣传
从“融”里共振——青春与乡土双向奔赴
下洲村游客服务中心,实践队正与村委洽谈项目持续推进事宜。“你们负责创意,我们负责落地。”下洲村委会当场拍板,把闲置办公室改造成“穗美工坊”,无偿供实践队长期使用。带队老师高老师透露,双方正拟定三年共建计划:明年推出“甘蔗研学游”,收益注入村教育基金;后年在稻田边举办“穗美音乐节”,门票与文创收入用于古建筑修缮。让“三下乡”变“常下乡”,让青年创意与乡土文化同频共振,把下洲村真正打造成一座“会生长”的甜蜜博物馆。村委会表示将总结“穗美下洲”经验,并辐射带动镇内其他古村推广“高校+村集体+企业”共建模式,让更多青春力量在乡村振兴一线绽放光彩。(广东工业大学“穗美下洲”实践队)
责任编辑:陈瑾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