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天山辽河共回响:东北财经大学“戍边星火乡梦同行”团队两地宣讲,让家国情怀跨地域共鸣

发布时间:2025-08-13 17:00:3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近日,东北财经大学“戍边星火乡梦同行”实践队兵分两地,在新疆喀什与辽宁乡村同步开展卫国戍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7月18日起,实践队队长、高原模范戍边营5592哨所退伍大学生士兵肉孜麦提·吐尔逊带领队员以亲身经历和英雄事迹为教材,在各族青少年心中播撒爱国爱军、守护家园的种子。

天山脚下讲奉献 少数民族士兵的戍边故事

肉孜麦提来到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河园镇,面对当地维吾尔族小朋友,他脱下军装仍带着军人的挺拔,用汉语讲述高原哨所的戍边日常。“在5592哨所,氧气含量只有平原的一半,冬天零下40度,哨兵站一班岗,睫毛会结满冰碴,但没有人退缩。”他结合自身经历,再现边防战士在雪山戈壁守护疆土的场景,让孩子们明白“安宁生活的背后,是无数战士的坚守”。 

肉孜麦提的宣讲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亲身经历的碎片:巡逻时战友们互相搀扶着跨过冰缝,除夕夜在哨所分吃一块压缩饼干,看到界碑上“中国”两个字时,再累也觉得值……这些带着体温的故事,让“边关”不再是地图上遥远的符号,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身影在坚守 

除了给孩子们上课,这位曾获“2024年度辽宁最美青年”“大学生自强之星”的退伍士兵,还多次走进社区、学校开展征兵宣讲。“作为少数民族士兵,我深切感受到国家政策的关怀——从学业保留到优抚安置,国家为我们解决了后顾之忧。”他向适龄青年详解少数民族士兵的优待政策,用“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信念感染更多人投身国防。

辽沈乡村传精神 童心书写对英雄的敬意

与此同时,实践队队员徐霄、马懿美在辽宁乡村小学开启宣讲。马懿美先引出“解放军叔叔”,并通过图片、短视频展示战士们在雪山、戈壁、海岛等艰苦环境中站岗巡逻的场景,告诉孩子们:“无论严寒酷暑,叔叔们都坚守边境,用青春汗水为我们筑起安全屏障。”

随后,徐霄深情讲述戍边烈士陈祥榕的事迹:“19岁的陈祥榕叔叔,和战友们在寒冷的河谷守护国土,就像保护自己的家一样勇敢。”她特意提到战士们在零下几十度的环境中巡逻、即使冻僵也不退缩的细节,让孩子们更直观感受戍边的艰辛。当念出“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句口号时,课堂里的孩子们攥紧小拳头,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光。” 

“守护是什么?”“怎样向解放军叔叔学习?”互动环节中,实践队员抛出的问题引发热烈讨论。“守护就是不让坏人欺负我们的家!”“我要好好学习,将来像陈祥榕叔叔一样勇敢!”稚嫩的回答里,是童心对“担当”的朴素理解。 

活动最后,孩子们拿起画笔和信纸,写下“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平安”“长大了我也要去守边”等真挚话语,字里行间满是对英雄的敬仰。实践队还为孩子们准备了零食奖励,合影时的笑脸与镜头里的“童言童语”,构成最温暖的画面。 

宣讲不止于校园。徐霄、马懿美还走进村委会会议室,结合乡村振兴中的安全保障需求,向基层干部群众解读“国防不是远方的事,是家门口的平安”。他们列举的戍边故事与政策解读,让“支持国防就是守护家园”的理念在村民心中扎下根。 

跨天山与辽水,“戍边星火乡梦同行”实践队用跨越4000多公里的接力,让卫国戍边精神跨越山海。从天山脚下的双语课堂到辽沈平原的乡村课堂,从社区征兵宣讲到村委会的政策解读。青春的脚步踏过两地土壤,将“清澈的爱”播撒成燎原之势。正如孩子们笔下“长大了我也要去守边”的纯真誓言,这场跨越千里的精神接力,正让更多人读懂:守护祖国,从来不是遥远的口号,而是每个中国人心中跳动的火焰。这场由青春力量发起的精神传递,正让戍边星火越过山海,在更多人心中燃起燎原之势。(徐霄)

责任编辑:陈瑾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