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

青春脚步丈量金郝庄——鲁东学子“三下乡”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8-12 17:04:50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7月8日,伴随着夏日的蓬勃朝气,鲁东大学一支充满青春活力的“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怀揣着“青春赋能乡村,探索振兴路径”的炽热初心,踏上了山东省临清市金郝庄镇的土地,开启了为期5天的深度调研与服务之旅。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工厂车间,用脚步丈量乡土,用知识赋能发展,用真情传递温暖,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留下了一串串闪亮的青春足迹。

一、致敬荣光:聆听穿越岁月的忠诚回响

旅程首日,队员们便怀着崇高的敬意,叩开了退伍老兵的家门。拜访的老兵既是一名光荣的退伍军人亦是金郝庄镇的一名支部书记。进入书记屋内,一枚枚褪色的军功章、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无声诉说着那段烽火连天、保家卫国的峥嵘岁月。队员们围坐在老兵身边,如同聆听一部厚重的史诗。老兵眼中噙着热泪,声音时而激昂,时而低沉,讲述着戍边的艰辛、战友的情谊、和平年代的无悔坚守。当老书记哽咽着寄语:“孩子们,你们是新时代的希望,千万不能忘本,要脚踏实地,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字字句句,饱含深情,撞击着每个人的心灵。队员们拿起扫帚,主动为老兵打扫庭院;坐在一旁,陪话家常。这一刻,“尊崇军人”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化作拂过院落的清风,融入贴心的话语,成为老兵脸上舒展的笑容里那份“实实在在的温暖”。

image.png

二、解码乡土:探寻坑塘里的生态脉动

告别老兵,翌日(7月9日),团队的脚步迈向散布乡间的坑塘。这些不起眼的“生态微单元”,如同乡村的“绿肺”与“水囊”,默默承担着蓄水灌溉、涵养生态的重任。队员们化身“生态医生”,手持检测仪,俯身观察,细致记录着水体的各项指标、摇曳的水草与栖息其间的生灵。他们敏锐地发现,部分坑塘正被杂物侵扰,水体流动滞涩。基于调研结果,团队与镇干部围坐探讨,提出了“生态驳岸改造 + 水生植物净化 + 村民共治维护”的系统方案,旨在唤醒这些沉睡的“生态毛细血管”,让碧水清波重新在乡野间流淌。

三、触摸脉搏:探访车间里的振兴强音

机器的轰鸣,奏响了乡村产业发展的进行曲。7月9日,团队走进山东恒发卫生用品有限公司。跟随负责人的脚步,穿梭于繁忙的车间,队员们亲眼见证了从原料到成品的奇妙蜕变。更令人振奋的是企业“公司 + 合作社 + 农户”的联动模式,像一条强韧的纽带,将企业与村民紧密相连,旺季时能吸纳百余村民在家门口就业。队员们发挥专业所长,针对物流配送优化、电商渠道拓展等问题,提出了“金点子”,助力企业打通发展“堵点”,让乡村产业筋骨更加强健,奏响更嘹亮的“振兴强音”。

image.png

四、幸福食堂:炊烟袅袅中的温情守望

7月10日午后,“幸福食堂”里饭菜飘香,笑语盈盈。队员们迅速换上“红马甲”,变身为温暖的“服务志愿者”。厨房里,他们洗菜切配,摆好掌勺;餐桌旁,他们为老人端上热气腾腾的饭菜,陪着唠家长里短。手工活动区成了欢乐的海洋,灵巧的手指翻飞,彩纸化作千纸鹤,黏土捏出小动物,老人们的笑声如同清泉流淌。一位奶奶紧紧握着队员的手,脸上洋溢着幸福:“孩子们一来,这食堂啊,更热闹、更有滋味儿了!”这不仅仅是一顿饭菜,更是一场“舌尖”与“心间”的双重奔赴,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乡村温度,在青春与银发的亲密互动中,持续升温,暖意融融。

image.png

五、创新引擎:孵化中心里的智慧之光

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孵化中心,是团队探寻发展智慧的“宝藏库”。在当地书记的引领下,队员们深入调研了“电商助农直播间”和“智慧农业实验室”。这里,聚焦特色种植、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项目,为返乡创业青年提供梦想起飞的平台。通过与创业者的深入交流,团队了解到孵化中心打造的“培训 + 孵化 + 市场对接”闭环模式,已成功孵化出多个叫得响的本土品牌。队员们如获至宝,认真记录下每一个模式亮点,计划整理成“乡村创业案例库”,让这束照亮金郝庄的“智慧之光”,照亮更多渴望振兴的乡村。

image.png

六、麦浪滚滚:沃土之上筑牢产业根基

行程最后一天,团队考察了临清市的现代化农业,金黄的麦浪在阳光下翻滚,诉说着丰收的希望。农技专家现场授课,从良种选育的科技密码,到水肥管理的精准滴灌,队员们深刻感受到科技如何为“中国饭碗”注入沉甸甸的力量。走进现代化的面条加工厂,传统工艺与现代设备完美融合,雪白的面粉在流水线上华丽转身,化为根根筋道的面条。队员们亲身参与制作,发现企业通过“订单农业锁定源头 + 精深加工提升价值”的模式,实现了粮食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价值飞跃。这“从小田到大田”的坚实步伐,正筑牢乡村振兴最深厚的产业根基。

结语:步履不停,青春赋能未来可期

五天的金郝庄之行,是青春的丈量,更是精神的洗礼。在老兵的故事里感悟忠诚,在坑塘边探寻生态密码,在车间中触摸产业脉搏,在食堂里传递人间温暖,在孵化中心点燃创新火花,在粮田与面厂见证产业根基……每一步都坚实有力,每一帧都充满活力。鲁东大学的青年学子们,已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转化为沉甸甸的调研成果。未来,他们将持续深化实践,将青春的智慧与汗水,源源不断地注入乡村振兴的壮阔征程。他们与金郝庄镇的“双向奔赴”刚刚启程,共同擘画的乡村振兴新图景,必将更加绚烂多彩!(唐可欣)

责任编辑:陈瑾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