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红色文化

足迹丈量红土,青春寻根师魂

——江西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红色思源,寻路秋收”社会实践队开展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12 13:46:4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7月3日,江西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红色思源,寻路秋收”社会实践队全体队员怀揣服务革命老区的赤诚与传承红色文化基因的信念,在指导老师聂新宇、龚宇辉的带领下从江西九江启程,沿秋收起义路线先后前往修水县、井冈山市、浏阳市、长沙县等革命旧址开展红色走读、探访革命圣地,并同时在长沙市岳麓区、瑞昌市黄金乡下巢湖村先后深入开展了访谈名师、寻访书院以及推广普通话等实践走访和调研活动。通过一系列实践,师生们深刻感悟了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领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将江西公费师范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付诸行动。

图为实践队员们合影

一、推普进乡村,助力振兴路

为进一步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服务乡村发展,实践队在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黄金乡下巢湖村开展推普活动。针对乡村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人员普通话应用能力相对薄弱的实际情况,队员们走村入户,通过发放推普宣传册、一对一辅导等形式,重点提升村民使用普通话进行信息获取、技能学习和沟通交流的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语言动能”。

图为实践队员在下巢湖村开展推普活动

二、重走秋收起义路,红色基因薪火传

实践队核心行程沿秋收起义光辉足迹,开展“红色走读”深度调研。队员们怀着崇敬之心,前往秋收起义纪念馆,感悟革命星火初燃的艰辛;在新民学会旧址、湖南烈士公园寻找想启蒙之源,缅怀革命先烈;在文家市会师旧址领会战略转折意义;在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追寻伟人成长足迹;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系统学习井冈山斗争史,体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伟大精神。

通过实地参观、史料研读、现场微党课讲解、撰写走读笔记,队员们深刻理解了秋收起义的历史地位与井冈山精神的时代价值,理想信念愈发坚定。 

图为实践队员在文家市会师旧址纪念馆开展微党课宣讲学习

三、访谈名师汲智慧,立德树人启新思

实践队员拜访全国优秀教师、长沙市第十一中学历史学科名师龚宇老师,围绕教育核心议题进行深度访谈。社会实践队队员收获满满,不仅领略了名师风采,更从龚宇老师及其弟子的分享中,深刻感悟到教育者的责任与情怀。未来,实践队成员将带着这份收获与感悟,继续在实践与学习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图为实践队员认真聆听龚宇老师(中)分享育人经验

四、书院问道,承千年文脉育新人

实践队员赴长沙参访千年学府——湖南岳麓书院。队员们漫步于古朴庭院,感受“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厚重文化积淀,深入了解其“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和经世致用的教育传统。此次书院之行,深化了队员们对中华优秀教育传统的认知,增强了作为新时代师范生传承文化、立德树人的使命感。

图为实践队员在岳麓书院参观学习

五、实践成果丰硕,青春誓言铿锵

本次“红色思源,寻路秋收”社会实践历时十余日,队员们在实践中锤炼了意志品质,提升了社会调查、沟通协作、宣传教育等综合能力,对肩负的教育使命和红色基因传承责任有了更深切体悟。

追寻红色足迹,思源不忘初心;问道千年书院,寻路立德树人。江西师范大学“红色思源,寻路秋收”社会实践队以脚步丈量革命热土,用心灵感悟教育真谛。在修水、在文家市、在井冈山红色基因已融入青春血脉;在乡村、在校园、在名师座前教育理想更加坚定明晰。作为一支新时代的师范生队伍,师生们必将铭记此行收获,将红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追求真实,立足现实,培养果实”为指引,努力成长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磅礴青春力量!(龚宇辉、李昊阳)

责任编辑:陈瑾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