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夜幕降临后的福建宁德古田县鹤塘镇路上村学府花苑小区,便陷入一片黑暗。村民摸黑出行时的磕碰与抱怨,成了藏在夜色里的民生堵点,“无灯照明”成了困扰村民多年的“夜色难题”。
如今,这一难题在村内“晨巡晚议”机制的精准发力下,得到了解决——35盏崭新的太阳能路灯已然亮起,不仅照亮回家路,更温暖村民心。
晨巡见痛点:摸黑路里的民生诉求
路上村晨巡队在巡查学府花苑小区时,敏锐地捕捉到了村民的深切困扰——没有路灯。老人孩子夜间出行不便,车辆剐蹭暗藏风险,财物失窃的隐患也让村民忧心忡忡。
包村领导现场在“工作日志”上记下:“学府花苑小区无路灯,需解决照明问题,消除安全隐患。”这份记录,成为解决问题的起点。
晚议谋对策:政策活水解难题
当天的“晚议”上,灯光下的讨论热烈而务实。围绕“钱从哪来、灯怎么装”的核心议题,大家展开了讨论。申请财政补助、发动乡贤力量……各种建议汇聚碰撞。最终,会议达成共识:“先把政策吃透,再逐个对接部门,务必把这件事办实办好!”
接下来的日子,包村领导、包村工作队及村书记带着“工作日志”里的民生诉求,扎进政策里,反复研究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细则,一次次往返于镇、县相关部门。“这小区的路灯可不只是照亮路,更是照进群众心里的‘安心灯’啊!”一遍遍说明情况,最终成功为项目争取到专项奖补资金。
灯亮民心暖:35盏太阳能灯照亮幸福路
资金到位后,村“两委”迅速牵头制定详细方案,明确施工节点与细节。施工队进场时,小区里便聚拢了满怀期待的村民:“这下晚上接孩子放学再也不用摸黑啦!”
当35盏太阳能路灯首次在学府花苑小区点亮,许多村民走出了家门,在明亮的光线下散步、寒暄。“你看这灯多亮堂,村里真是把我们的事放在心上!”一位老人朴实的笑容,道出了大家共同的心声。昔日的“摸黑路”,彻底蜕变为“安心道”。
微光映初心:“晨巡晚议”的治理温度
从无光到有光,学府花苑的夜晚焕然一新。这一变化的背后,是路上村“晨巡晚议”机制效能的生动体现。以“晨巡”察实情,“晚议”出实招,“日志”督时效,成功将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资金精准用在民生需求的“刀刃”上。
这35盏灯,是照亮街巷的明灯,更是点亮民心的“幸福灯”,无声践行着“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基层治理庄严承诺。(学习大军 古田县鹤塘镇 供稿)
责任编辑:陈瑾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