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

实践踏营官,青春助振兴 ——贵州师范学院商学院“商播同欣”实践队四天营官路

发布时间:2025-08-08 15:48:2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为深入贯彻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响应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号召,贵州师范学院商学院“商播同欣”实践队以“对接政策落地、服务乡村发展”为核心主题,在符活老师的带领下,于7月7日奔赴贵阳市修文县扎佐镇营官村,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动,旨在通过深入基层的调研与实践,探寻乡村振兴的路径,助力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同时让青年学子在服务乡村的过程中锤炼本领、践行担当。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振兴与生态保护协同推进”政策要求,7月8日清晨,实践队首站抵达营官村村委会。与村支书、副支书等村干部围绕现代化农业发展现状召开调研座谈,在坦诚交流中摸清了营官村发展的“家底”,为后续实践找准了方向。随后,在第五组岳组长的引路下,实践队深入村内实地调研,先后前往益众农场与金毛狗蕨种植示范基地。在益众农场,600余亩的猕猴桃、葡萄种植基地映入眼帘,队员们仔细询问果树栽培技术与市场销售渠道,并通过无人机拍摄全景,全面掌握农场运营全貌。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修文猕猴桃”凭借标准化种植和品牌化运营畅销全国20余省市,不仅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增收,更让队员们切实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乡村的生动实践。随后,队员们来到金毛狗蕨种植示范基地,队员们了解到该基地通过人工培育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金毛狗蕨,既守护了生物多样性,又为云南白药产业提供原料,实现生态保护与特色产业发展的双赢,这正是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在基层的有力体现。同日午后,实践队前往后龙山,1000余只野生白鹭和苍鹭在此栖息,构成一幅和谐的生态画卷。据了解,营官村坚守67%森林覆盖率的生态底线,才让这里成为鸟类的家园,这无疑是“生态文明建设”政策在乡村的鲜活例证。

紧扣“文化强国建设与乡村文化振兴”政策导向,7月9日,实践队在阳明文化园开展实践活动。队员们系统研习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随后,队员们化身“文化讲解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游客阐释“龙场悟道”的哲学内涵,让古老的文化走出典籍,与现代社会接轨。队员向欣还为景区游客进行生僻字溯源、易错字辨析,将汉字教育与文化认同培育有机结合,积极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与文化传承政策。

践行“语言文字事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政策部署,7月10日,在营官村的小院坝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小院坝普通话课堂”热烈开展。队员们朗诵《乡愁》,饱含深情的声音里传递着对乡土的眷恋;“方言译普话”擂台赛上,“吃莽莽”等方言词汇的趣味翻译,让村民们在欢笑中体会到普通话的实用价值。当《军中绿花》的旋律响起,村民与队员齐声合唱,蹩脚却真诚的普通话里,流淌着最朴素的情感。活动不仅便利了村民生产生活中的沟通交流,更为乡村融入更大市场奠定基础,是政策落地的务实实践。

立足“健全基层治理体系与完善农民利益联结机制”政策要求,7月11日,实践队聚焦乡村发展的“真问题”,开展深度访谈。与5余名村干部围绕村集体经济规划、特色产业收益分配、人口结构优化、生态保护建议等核心议题座谈,随后又分组与50余户村民交流。从外出务工人员的返乡意愿到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从金毛狗蕨产业的合作模式到白鹭栖息地的保护建议……实践队员认真倾听每一位受访者的心声,详细记录下乡村发展的“痛点”通过访谈收集的一手资料,为后续形成针对性调研报告、助力政策精准落地提供了扎实依据。

此次营官村实践活动,“商播同欣”实践队深刻感受到:乡村的每一寸土地都在政策的滋养下生长,每一项实践都是对“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生动应答。在益众农场看到的饱满果实,是产业振兴的见证;阳明文化园里游客的会心一笑,是文化传承的温度;推普活动中村民的积极参与,是沟通桥梁的搭建;访谈时老乡眼里的期盼,是基层治理的方向。而这份实践,更让队员们读懂了乡愁——它藏在猕猴桃的酸甜里,藏在白鹭掠过的山影中,藏在老乡用方言夹杂着普通话的叮嘱里。乡村振兴,不仅是让土地更富饶,更是让乡愁有处安放。当青春的脚步离开营官村,带走的是实践的收获,留下的是对这片土地的牵挂,以及“让乡愁扎根在振兴土壤上”的青春承诺。(贵州师范学院  “商播同欣”夏乡之队)

责任编辑:陈瑾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