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红色文化

童心向党 薪火相传 ——高校学子走进安徽博物院,为小小讲解员定制"沉浸式"红色文化课

发布时间:2025-08-07 17:20:19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为深入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7月26日,池州学院“数析志愿,徽韵育人”实践团走进安徽博物院庐阳馆,通过理论科普、互动问答等形式,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文化课。

本次课程以“赓续红色血脉,做新时代好少年”为主题,向小小讲解员重点解读“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如何传承红色基因。队员为小小讲解员分发了定制小礼物,迅速点燃了大家的参与热情,大家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开始课堂学习。

讲解到“传承红色基因”环节时,小老师紧扣“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新中国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深入挖掘安徽本地红色资源,重点介绍的渡江英雄马毛姐的革命故事,大家深受触动。

当小老师抛出“你心中的理想是什么”这一问题时,原本安静的讲堂沸腾起来。几十双小手像雨后春笋般争先恐后地举起。

一个扎着麻花辫小女孩站起来说,“我想做考古学家,把人们不知道的红色文物找出来。”一个小男孩说:“我想当乡村教师,教小朋友党史,让红色故事像山泉水一样,一代代流下去。”安静的讲堂响起鼓掌声。我们看到少年对理想的炽热追求,也是一代红色基因在新时代迸发出的蓬勃生命力。

随后,小老师带大家学习“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强调大会中提出的“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要求。接着,全体小小讲解员在小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宣誓,稚嫩但坚定有力的童声汇聚在讲堂,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的决心与担当。

课程设置了“红色文化我来答”环节,围绕红色文化和安徽革命史的内容,大家积极抢答,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了对红色文化的理解。队员为答对问题的小朋友送上精心准备的关于建党知识宣传伴手礼,随后鼓励大家提笔写下对这堂红色文化课的感悟。

这些在党旗下成长的孩子,用本真的语言诠释着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不是博物馆里凝固的标本,而是流淌在血液中的精神密码;不是课本上抽象的概念,而是照亮前行道路的温暖火光。当“小考古学家”的铲子拨开历史的泥土,当“小乡村教师”的粉笔书写未来的篇章,我们终于懂得:红色血脉的赓续,从来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让新一代青年在新时代的土壤中,种下属于自己的理想之花。(刘梦婕、刘梦雅)

责任编辑:陈瑾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