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块石精神的发源地双坝社区,祖辈们曾挥汗如雨投身三块石发电站建设,用担当与热血铸就光辉过往。如今,这份深埋心底的“石魂”正以新的方式延续——“薪火潼光・电脉传承”社会服务践行团走进社区,以一场电力创意手工活动,让孩子们在指尖探索中叩响电力之门,让三块石精神在童趣与实践中薪火相传。
集体展示手工作品
活动现场,践行团成员冉欢、赵明昱、吴沁霖带来的“神奇展品”迅速点燃孩子们的热情。手摇发电机转动时迸发的电流、电动小风扇旋转的风叶,以直观的动态效果揭开电力的神秘面纱。“摇一摇就能发电,接对线路风扇就会转——今天,大家也能亲手做一个属于自己的电力小物件。”冉欢的话让孩子们眼神发亮,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动手。
践行团成员为小朋友讲解
材料包分发就绪,“手工实验室”顿时热闹起来。“导线像小桥,得把电池和灯泡稳稳连起来,电流才能跑通哦。”团队成员轻声引导着。孩子们有的捏着导线反复调整角度,有的举着电池对照图纸比画,指尖在零件间小心挪动,鼻尖几乎要碰到桌面上的小灯座。
杨美林指导小朋友制作“手摇发电机”
“亮了!”随着第一盏灯泡闪烁起微光,欢呼声响彻现场。指尖的光跳着舞,孩子们忽然明白:“电”从不是魔法,它藏在导线的连接里,裹在电池的能量中,找对线路就会悄悄“跑出来”。“家里的电视也是这样用电吗?”“发电站的电也是这样来的吗?”一连串追问中,电力的种子已悄然扎根童心。
“我爷爷说‘石头硬,人心更硬’!”当徐浩杰摇着自制发电机,看着小灯随摇动明灭时,稚嫩的声音里满是坚定,“摇得手好酸,但看到灯亮就不觉得累了。爷爷他们建电站,肯定比这累一千倍!”朴实的话语道破了活动的深意——孩子们在亲手实践中,不仅触摸到电力的奥秘,更真切体会到祖辈建设时的艰辛与坚韧。
小朋友测验手工作品
从爷爷辈建设电站的热血岁月,到孩子们指尖跳动的电力火花,这场趣味手工活动让三块石精神从历史叙述走进了现实体验。当孩子们举起亲手制作的电力小物件时,点亮的不仅是灯泡,更是新一代对精神火种的接续与传承。(杨雨霖、赵明昱)
责任编辑:陈瑾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