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南昌大学三位浙江籍学子——际銮书院高地、曾快乐与玛丽女王学院陶林选积极响应“返家乡”社会实践号召,深入各自所在城市社区开展志愿服务,以专业所学参与基层治理,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责任担当。
在杭州市某社区,高地全程参与“浙里夏夜民俗集”主题活动策划。为激活传统文化生命力,他多次走访市非遗中心与档案馆,梳理杭州绸伞彩绘、嵊州竹编夜灯等夏季民俗资源,提出“非遗展示+夜游体验”融合方案。活动筹备期间,他协调非遗传承人与中小学生开展代际互动,组织志愿者教授老人手机摄影技巧,记录竹灯映水场景。活动当晚,社区广场通过夏夜打卡地图、海苔饼创味工坊等环节吸引居民参与,外地游客通过直播同步感受民俗魅力。高地表示:“传统文化应是鲜活的生活场景,而非静态标本。”
同期,曾快乐在涠洲市某社区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她将社区纸质台账转化为电子数据,绘制投放点位分布图,为智慧环保提供数据支撑。入户宣讲时,她用方言向独居老人讲解破袋技巧,记录上班族对定时投放的诉求,形成精准宣教方案。曾快乐感慨:“基层工作需耐心与责任心,每个数据背后都是居民的实际需求。”
陶林选则在台州市某社区开展安全宣传。结合专业所学,她设计反诈知识、燃气安全、消防安全系列课程,通过案例解析、实操演练提升居民防范意识。为老年人手写安全贴士,指导儿童绘制家庭逃生路线图,协助检查燃气管道隐患。有居民评价:“小姑娘讲得实在,听完更安心了。”
实践期间,三位学子还分别与社区工作者共同处理居民矛盾,优化活动流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沟通能力与应变水平。社区负责人表示,青年学子的创新思维与行动力为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也印证了社会实践“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育人价值。
暑期尾声,三人实践笔记记录下居民笑脸、工作流程与治理思考。他们坦言,基层实践让课本知识转化为真实本领,更深刻体会到民生无小事的含义。正如他们在心得中写道:“基层土地需用心耕耘,琐碎工作要用情投入。未来将继续以行动践行初心,让青春在服务人民中绽放光彩。”(高地 曾快乐 陶林选)
责任编辑:陈瑾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