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乡村法治建设,提升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法润乡间,护航振兴”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9日至11日,在永川区五间小学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反校园欺凌,护乡村振兴”主题普法实践活动。此次活动累计覆盖该校学生超过70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法润乡间,护航振兴”团队深知乡村法制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校园欺凌问题在乡村地区的隐蔽性和复杂性。因此,他们精心策划了此次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法律知识深入人心,起到反校园欺凌的作用。
活动开始,团队正式推出了“法绘乡间,童趣横生”法律主题绘画比赛。提前数日团队便在学校里发布比赛通知。活动首日,在志愿者们的耐心引导下,小学生们围绕反对校园欺凌、有爱互助、法律保护等主题,挥动画笔,创作出了数十份充满童真与思考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体现了他们对校园欺凌问题的深刻认识。经过团队的认真评选,十份优秀的作品脱颖而出,它们将被用于装点校园法治文化长廊,成为校园内传播法治精神的生动载体。
比赛公告
接下来的“法律游园会”更是将普法活动推向了高潮,连日举办两期让法治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游园会设计了多个互动游戏环节,题目素材均来源于贴近学生生活的校园欺凌典型案例。
准备就绪
“法律红绿灯”环节通过情景模拟,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快速判断并识别欺凌行为中的“禁止”与“通行”,增强了他们对欺凌行为的辨识能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法律。“法律信息连连看”则通过匹配游戏帮助孩子们精准匹配欺凌行为的特征与其对应的法律后果和救助渠道,同时通过生动的案例讲解、互动问答,向孩子们强调“不做施暴者,不做沉默的受害者,更不做冷漠的旁观者”。法律拼贴画”与“法律拼拼乐”环节鼓励孩子们动手协作,在提醒学生不做欺凌者的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友爱互助意识。
耐心交流
寓教于乐
为了巩固学习成效并激励孩子们的参与热情,团队还精心准备了法律主题文创产品作为活动奖品,如法治便利贴、獬豸笔记本、普法漫画拼图等。这些奖品不仅实用有趣,更将法律元素融入日常学习用品中,使法治意识在潜移默化中伴随孩子们成长。
整个活动顺利进行离不开张瑞老师的指导和五间小学校长及其他主任的支持。冯主任表示,西南政法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们不仅带来了丰富的法律知识,更通过生动的形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这种寓教于乐的普法方式深受孩子们喜爱,也让他们对法律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理解,让孩子们明白在遇到校园霸凌的时候该如何勇敢说“不”,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活动结束后,“法润乡间,护航振兴”团队的成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实践活动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志愿普法的重要性与意义,他们也希望社会各界能够更加关注乡村法治建设和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问题,共同为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西南政法大学“法润乡间,护航振兴”团队此次赴永川开展反校园欺凌普法,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为五间小学的孩子们播下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种子,更通过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代法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与担当。团队成员强调团结互助、和平友爱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引导孩子们在案例与问答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行为准则。他们用专业知识服务乡村、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乡村振兴注入法治力量的精神风貌,赢得了广泛赞誉和认可。在未来的日子里,“法润乡间”团队将继续前行,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创新普法形式和内容,为更多的乡村地区和未成年人提供优质的法治教育服务。(王敏睿 何小月 陈晨 图/蔡昊洋 王敏睿 )
现场团队成员合影
责任编辑:陈瑾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