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

皖约红山·筑梦利辛:青春支教暖童心,携手共绘新希望

发布时间:2025-08-06 16:45:18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2025年7月,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皖约红山”携手筑梦公益支教小分队带着满腔的热忱,走进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张村镇李集小学,开展为期12天的三下乡支教支教活动。以多元兴趣课程和温暖陪伴为纽带,为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注入缤纷色彩。从知识传递,到心灵启迪,我们与孩子共同书写了一段充满欢笑的新篇章!

初见如诗暖,携手育梦行

初至利辛,校长与领导亲自迎接,对我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次日晨光下,在李集小学,皖约红山支教队与孩子们用一场温暖的初见,写下夏日教育诗篇的第一行。 

以课程启蒙,以运动聚力

进入校园,队员与孩子们迅速相互了解。结合乡村孩子们的兴趣与需求,设计了丰富多样,深入浅出的课程模式。力求夯实基础,启迪思维,让知识学习充满乐趣。

对于基础学科,我们在语文课上通过诵读诗词,看图写话,文字赏析等方式感受文学之美;数学课上,通过生活化教学,根据实际情景,破解数字密码;在探索英语的过程中,进行卡通互动,快乐记单词,大胆对话。 

团队还创新性开展了兴趣课程。在美术天地中,绘画创意水彩扇,涂色石膏DIY,创作自我肖像画,练习毛笔书法;在体育乐园中,跆拳道强身健体,排球训练团队精神,舞蹈拥抱美好生活;在音乐世界中,用节奏游戏乐翻天,童声合唱暖心田。希望孩子可以在主干课程中收获知识力量,在兴趣中发现更好的自己。 

7月13日上午,支教团队走访了学校周边的居民,通过面对面交流,围绕“当地的教育资源”“家庭教育难点”“对支教课程的期待”等话题展开交流,同时,团队还向居民介绍支教项目的进展与规划。此次走访不仅是一次信息收集,更是一次心与心的贴近。团队表示,将把走访中收集到的建议整理成具体方案,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与活动安排,让支教工作更贴合当地实际需求。

7月14日,在团队的精心筹备下,一场别开生面的趣味运动会在乡村校园拉开序幕。各种合作项目轮番登场,让孩子们在欢乐中感受团队力量。进行趣味接力,考验孩子们的反应能力,传递温暖包容;进行数字抱团,让小手拉小手,大家一起走,感受团队合作的力量;进行呼啦圈传递,彩色的圆环串起欢声笑语,每一个动作都绽放着青春活力。

 教育其实不只在课堂,还在每一次携手奔赴,每一次呐喊中。这个夏天,皖约红山用运动播撒快乐,用陪伴浇灌成长。同时,支教团队见证了腼腆的孩子迈出勇敢的第一步,调皮的机灵鬼变成团队主力,每一个孩子眼中都闪耀着自信光芒。

送清凉入校,携春风育人

7月16日上午,烈日炎炎,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张村镇李集小学迎来了一股“清凉”。张村学区各位领导与张村商会专程来到正在开展暑期支教的志愿者驻地,为支教团队送来生活物资,并与全体队员亲切合影,用实际行动支持支教活动顺利开展。此次“送清凉”活动不仅为支教师生注入了物质支持,更传递了李集小学对乡村教育振兴的坚定决心。 

挥手斜阳里,约梦金秋时

白驹过隙,支教时光倏忽而逝。告别之际,支教队员们自发的贺卡传情,用纸笔留下殷切的祝福和对未来的期望。每一句话都是珍宝:那些共同的日子,晨读稚嫩的读书声,运动会上飞驰的身影,都会成为最珍贵的行囊,激励着孩子们奔向光明磊落的未来,和无限憧憬的远方。

 支教活动接近尾声,实践团队与孩子们在美丽的校园中合影留念。这些照片是我们对未来的约定,更是红山支教故事的续写,更多的爱心与梦想都会在这里发芽。 

纸短情长在,山高水远行。通过这次的暑期实践活动,让纯真的孩子遇见热血的我们。对我们来说,支教并不是单方面的付出,而是双向的治愈,真正的教育是心贴着心成长。这个夏天故事结束了,但是红山教育诗篇,永远等待新的注脚!(陈怡冰)

责任编辑:陈瑾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