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赴南平市耕地酸化治理实践队(实践队员:罗庄浩供图)
实践队秉持 “持续跟踪、深化研究” 的理念,以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在浦城县多个试点镇区接续开展工作。队员们沿着去年的足迹再入田间地头,一方面与农户进行深度回访,结合去年收集的一手资料,对比了解土壤酸化改良政策实施效果、农民科学种植观念的转变情况,以及当前耕种中遇到的新问题、新需求;另一方面,重点针对去年采样的核心区域及新增试点地块进行土壤样本采集,通过更细致的分层取样、多点对比,为分析耕地酸化动态变化、评估改良技术长效性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队员与指导教师在田野旁与农户交谈(实践队员:童文涛供图)
在调研过程中,实践队与浦城县农业局、农技站工作人员开展联合座谈,就去年发现的问题解决进展、今年新出现的酸化治理难点进行深入探讨。针对农民提出的土壤调理剂使用效果差异、长期耕作下酸碱平衡维持等困惑,队员们结合专业知识及最新研究成果,配合农技人员进行现场解答,并通过发放科普手册、现场演示等方式,进一步普及 “因地施策” 的治酸理念,帮助农民掌握更科学的土壤保护技巧,持续激发其参与耕地治理的主动性。
农户与实践队员交流土壤酸化问题(实践队员:罗庄浩供图)
此次实践不仅是对去年工作的延续与深化,更体现了实践队对耕地治理问题的长期关注。队员们通过对比分析新旧数据、跟踪观察改良效果,对生石灰、白云石粉等调理剂的适用条件及长效治酸技术有了更系统的认识,为优化浦城县耕地酸化治理路径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参考建议。
队员深入田地采集土壤样本(实践队员:李浩煜供图)
作为新时代农林院校学子,实践队以连续两年的实地实践践行责任担当。通过将课堂理论与田间实践深度结合,队员们既积累了宝贵的科研数据,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持续的青春动能。未来,实践队将继续跟踪浦城县耕地治理情况,用专业知识和实际行动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在美丽乡村建设的道路上留下更加坚实的足迹。(文/陈冠军、郑思静、罗庄浩 图/罗庄浩、李浩煜、童文涛)
责任编辑:陈瑾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