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

豫见荆楚  江河有约 ——河南文化旅游(湖北)推广活动在武汉举行

发布时间:2025-08-06 09:26:3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8月4日,河南文化旅游(湖北)推广活动在武汉举行。湖北省文旅厅相关领导应邀出席了活动。这次活动主推的是河南省南阳市。南阳古称宛,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处,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是国务院较早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河南省文旅厅、南阳市相关负责人在活动中进行了推介,据介绍:

 一顾惊艳,发现山水之美。南阳是一座山清水秀、物华天宝的生态绿城,森林覆盖率达39.5%,水资源总量和人均水量均居全省第一,是千里淮河源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境内宝天曼风景区有2900多种动植物,是豫西南天然的动植物基因库和避暑胜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与自然生物保护圈”;南召五朵山旅游区是中原地区久负盛名的道教文化旅游圣地,被誉为“音画山水,伏牛仙境”、“中原第一灵水福地”;西峡老界岭是八百里伏牛山的最高顶,山峰奇秀,古树参天,风景秀丽,夏季平均温度22度,有“避暑养生地”“天然氧吧”的美称;中国西峡恐龙遗迹园是一个集科普、观光、娱乐、休闲、科研于一体,将原始和现代紧密结合的大型恐龙主题公园,特别是西峡出土的恐龙蛋化石数量之大、种类之多、分布之广、保存之好,堪称“世界之最”;龙潭沟瀑布群更是集山、林石、瀑为一体,独具特色,被称为“中原的九寨沟”;桐柏淮源景区是古“四渎”之一淮河的发源地和江淮两大水系的天然分界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的丹江水库,一碧万顷,天水一色,更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母亲河白河穿越南阳中心城区,形成了北方城市少有的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和万亩碧水扬波的壮观景象。

二顾倾心,感受文化厚重。南阳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千年古城。有5000年的文明史,2700多年的建城史。秦是南阳郡,始称南阳,是全国36郡之一;是楚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光武帝刘秀起兵于南阳,有“南都”“帝乡”之称,曾哺育出商圣范蠡、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智圣诸葛亮“四圣”先贤。著名的武侯祠坐落在南阳卧龙岗上,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躬耕南阳的故址。卧龙岗下,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南阳汉画馆,馆内三千余块汉代画像石,镌刻出一部厚重的汉代百科全书,现存的汉画数量、规模、内容、研究及旅游价值,均属全国第一。位于南阳温凉河畔的医圣祠内,长眠着汉代医学家张仲景,是中医祖庭所在地,仲景文化也是南阳最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在全国具有唯一性。内乡县衙,封建社会县级官署衙门的历史标本,有“一座古县衙,半部官文化”之誉。距离市区40公里的赊店古镇,是水陆商道的汇集地,“山陕会馆”是一组商业会馆类的古建筑群,记录着曾经的无限繁荣,有“中国第一会馆”之誉。南阳人杰地灵,人才辈出,还孕育了哲学家冯友兰、军事家彭雪枫、文学家姚雪垠、科技发明家王永民、作家二月河等当代名人。悠久的历史人文,独特地理位置,使楚汉文化、“四圣”文化、官德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商埠文化、玉文化等特色文化在这里汇集,形成了南阳独特的文化富集效应。

 三顾忘返,享受康养之乐。南阳是医圣张仲景故里,世界中医药文化发祥地,全国中药材主产区之一。南阳是“世界艾草之乡”,全市艾草种植面积近30万亩,艾产品的市场份额占全国的70%以上。境内有中药资源2436种,道地名优药材30余种,占全国动植物资源的12.9%。山茱萸、辛夷、桐桔梗、裕丹参、唐栀子、宛艾、金银花、夏枯草被称为“八大宛药”。借助医圣“张仲景”这一城市品牌,将中医治未病理念、中医药养生保健、中医药特色康复融入中医药康养旅游全过程,制定南阳标准,规范、细化流程,培育休闲+中医+中药康养,按照查、医、护、药、疗、健六个环节,因人施策,建立高标准的中医药康养旅游体系。

跟着戏剧游中原。在活动中,特别是新编历史剧《医圣仲景》主要表现了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的初衷和心路历程,颂扬他尊重生命、拯救生命的人本主义思想和民本主义思想。彰显了他为救治天下苍生,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以及他“医一人疾,不如医万人疾。医万人疾,不如求万人方”的仁者情怀,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活动中,河南省南阳市各景区向湖北省、武汉市游客发布了优惠政策。(杨泽文 通讯员潘瑞娟)

责任编辑:陈瑾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