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至23日,华中农业大学阳光彩虹服务队奔赴湖北省恩施州宣恩县椿木营乡,开展为期十五天的“暑期学堂”支教活动。此次活动的核心有拓展类课程,通过影视鉴赏、绘本阅读、红色教育、通识课程、心理和安全等多元形式,为乡村青少年带来了一场丰富多彩的学习盛宴,旨在以教育赋能乡村,点亮孩子们的成长之路。
光影绘梦:启迪生命思考,播种艺术种子
志愿者李娇娇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影视鉴赏课。课程采用分级教学模式,低年级学生观看《寻梦环游记》,通过讨论“死亡”与“记忆”的关系,孩子们对生命有了新的认知。“记忆是回家的关键!”五年级学生魏源在分享中说道。高年级学生则通过《奇迹·笨小孩》学习主人公的坚韧精神,志愿者结合剧情讲解伏笔技巧,既传递人生哲理,又教授写作方法。这堂课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光影的魅力,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艺术与思考的种子。
图为学生们认真思考 马田燕 供图
绘本阅读:互动中探索,故事中成长
志愿者刘小鱼以绘本阅读课为媒介,结合Scratch技术,让孩子们通过动态选择按钮解锁不同故事结局,激发了他们的阅读热情。“不好的情绪没法隐藏,要积极解决!”六年级学生廉荣锐在课堂分享中说道。课程还通过绘画和思辨活动,鼓励孩子们表达创意与观点。这堂充满互动的绘本课,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更锻炼了他们的表达与思维能力。
图为故事续写分享 马田燕 供图
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
志愿者王文通通过红色教育课程,为孩子们讲述了党旗的历史与意义,并结合抗战胜利80周年,分享了佟麟阁、李二喜等英雄故事。课程还以长征精神为主题,讲述了先辈的坚韧意志。五年级的张玉琴同学在课后和志愿者老师说:“我要像英雄们一样,为祖国贡献力量!”红色教育课程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红色历史,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爱国与担当的种子。
图为革命英雄故事分享 马田燕 供图
通识课程:多元模块激活课堂,解锁成长新维度
通识课程以多元模块设计,为孩子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低年级通过专注力训练游戏提升学习能力,高年级则在民俗美食课上分享家乡特色,思辨传统文化。“腊肉为什么冬天做?”孩子们的问题引发了热烈讨论。课程还通过创意故事会,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力,编织属于自己的奇幻情节。通识课不仅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更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育赋能乡村,青春践行使命
此次拓展课程支教活动是华中农业大学学子用教育服务乡村的生动实践。服务队队长孙雨乐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多元课程,为乡村孩子打开认知世界的新窗口,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价值观的塑造与潜能的激发。通过拓展类课程,志愿者们不仅帮助孩子们拓宽了视野,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梦想与希望的种子。(李娇娇 刘小鱼 冯姚)
责任编辑:陈瑾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