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公益

洮河畔,太行情:中北大学学子守护童心成长

发布时间:2025-07-31 17:07:59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为响应切实加强对困境儿童、流动儿童、留守儿童、新兴领域群体未成年子女等少年儿童群体的关心关爱,组织动员青年志愿者以实际行动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号召,7月23日至26日,中北大学“志合太行,童心不孤”暑期社会实践团奔赴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聚焦儿童发展状况开展深度调研与精准帮扶。实践期间,团队倾力打造的公益小课堂,以其丰富的课程与温暖的互动,成为点亮当地孩子暑期生活的璀璨星火,同时也构成此行最亮眼的实践成果。

在本次活动中,公益小课堂采用双轨并行的结构,在一堂课中开设“思想引领”和“动手实践”两个活动板块。团队成员首次创新“1+2+n(1份备课讲解详细计划+2种不同的讲授方式+n位孩子的心声面对面交流)”的备课模式,合理安排课程体系,突破传统单向灌输,通过浸润式思想引导与项目式实践体验的有机融合,实现儿童认知拓展与情感共鸣的双向赋能。

思想引领:厚植家国情怀,筑牢理想信念

在国旗知识小课堂上,团队成员通过讲述第一面国旗诞生的故事,向孩子们阐释了国旗红色象征革命先烈、五星代表民族团结的深刻寓意。课堂设置互动环节,孩子们通过国旗知识小问答、观看动态升旗课件,将抽象的象征意义转化为直观认知。该课程有效深化了儿童对国旗内涵的理解,在孩子们心中厚植了爱国主义情怀。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堂中,团队将理论阐释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引导儿童从身边事例中寻找和理解核心价值观内涵。孩子们通过观察社区邻里互助学习“友善”,体悟父母辛勤工作诠释“敬业”,并拍摄记录“诚信”等价值理念在生活中的体现。在活动中,团队成员通过举例引导,让孩子们在生活的小事中找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儿童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认知,有效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

在地图知识小课堂上,团队成员结合地理特征讲解国情知识,并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发展成就介绍。当团队成员标注出实践地甘肃临洮的位置时,孩子们的地域认同感显著增加。该课程通过互动实践,有效提升了儿童的国家版图意识和文化自信,激发了建设家乡的责任感。

动手实践:激发创造潜能,赋能综合素养

在“小吸管,搭世界”创意实践中,孩子们通过弯折连接等操作,将普通吸管转化为具备结构稳定性的各种模型。活动重点培养空间规划能力与创新性思维,学生在反复优化设计方案过程中,实现从材料认知到结构创新的能力跃迁。

垃圾分类实践课堂依托场景化教学平台,在团队成员的带领下,孩子们系统学习并记忆垃圾分类标准。课程设置特殊废弃物识别环节进行实践,通过孩子们自己动手的实践行为,将垃圾分类的标准以及意识完成从知识记忆到行为规范的转化,同时潜移默化的培养可持续的环保责任意识。

在“VR小课堂”活动现场,孩子们亲手利用硬纸板、透镜、双面胶等简易材料,在团队成员协助下组装成简易的VR眼镜。随后,沉浸式体验了《清明上河图》的动态全景。孩子们清晰观察到画面中虹桥上熙攘的车马行人、汴河中穿梭往来的船只、两岸林立的店铺招牌以及市井生活的丰富细节,如肩挑担子的小贩等。通过这种直观的视觉体验,千年古画的繁华景象生动地呈现在孩子们眼前,提升孩子们的文化自信。

在奔腾的洮河之畔,中北大学学子们传承“太行精神”守护着一颗颗稚嫩的童心。为期数日的“思想引领”与“动手实践”双轨并行的公益小课堂,不仅是一场知识的灌溉,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与行动的启迪,每一个环节都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播下成长的种子。这趟陇中之行,如同璀璨的星火,不仅点亮了孩子们探索世界的眼眸,更照亮了他们通往未来的路径。(图│文 于琦 韩旭林 程志浩 崔阳 李佳丽)

责任编辑:陈瑾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