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调研团队深入台儿庄 解码 “保险+期货”助农实践痛点

发布时间:2025-07-30 14:55:34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7月23日,安徽大学经济学院调研团队聚焦“基于‘保险+期货’模式的现代农业风险管理效果”,深入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地区,通过与基层干部、种养殖大户、合作社及职能部门的深度访谈,系统探查此模式在该地区的认知现状与推广梗阻。

7月23日上午,调研团队首站抵达冷庄村。村支书在交流中坦言,当地农户近年多次遭遇“丰产不丰收”困境——农产品产量提升的同时,市场价格波动导致实际收益不增反降。当被问及对“保险+期货”模式的了解时,村支书解释,多数农户对“期货”这一概念感到陌生,仅能理解其“提前锁定售价”的基础功能。尽管普遍认可该模式对保障收益的积极意义,但也明确指出推广难点在于群众工作:“得让老百姓真明白这是好事,才能愿意参与进来。 

当日下午,团队走访侯修东家庭农场,在肉牛养殖基地看到标准化牛舍与饲料储备区的规模化布局。农场负责人谈及经营痛点时提到,当前养殖环节中,肉牛销售价格下跌带来的损失远大于饲料成本上涨的影响。“现在进口牛肉冲击太大,国内肉牛价格被压得很低,养殖户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对于“保险+期货”的两种保障方向,他更倾向于通过该模式锁定肉牛出售价格,同时希望政府能提供贷款贴息、技术培训及统一投保渠道等配套支持。 

7月24日上午,张山子镇分管农业保险的副镇长向团队介绍了当地农业风险保障现状:目前主要推行玉米、小麦等作物的传统保险,受灾农户可获每亩100至200元的赔付。为提高农户参保意识,镇里通过村干部会议、村级广播、微信群等渠道持续宣传,让农户逐步认识到保险的“托底”作用。但当谈及“保险+期货”模式时,副镇长坦言“此前并未接触”,在听完团队解释其“价格锁定”功能后,认为该模式对解决“增产不增收”问题有实际意义,但需要更细致的政策解读与试点示范。

当日下午,团队与区农业农村局、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座谈后,前往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参观。在回顾历史的过程中,调研成员更深刻体会到保障农业生产稳定对国家发展的基础性意义,坚定了探寻有效风险管理模式的决心。 

7月25日上午,同乐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向团队反映了规模化经营中的风险困惑,尤其提及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合作社整体收益的影响。下午,团队连线滨州试点地区负责人,详细了解当地在经济作物“保险+期货”实践中的具体操作方式,为台儿庄地区的模式落地提供了跨区域参考样本。

此次调研揭示,“保险+期货”模式在台儿庄地区仍处于认知启蒙阶段,农户对价格风险保障的需求迫切,但存在概念理解门槛高、配套支持待完善等现实问题。调研团队表示,将基于收集的一手信息,形成包含认知普及方案、政策衔接建议的分析报告,为推动这一创新模式下沉乡村、护航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实践依据。(文/张佳怡  图/高景宣)

责任编辑:陈瑾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