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非遗

脸谱绘丝路 文化架金桥

莫斯科艺术学院“丝路艺创”辅导员工作室:以非遗脸谱为媒 架起中俄文明互鉴之桥
发布时间:2025-07-29 17:20:5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近日,莫斯科艺术学院“丝路艺创”辅导员工作室携中国非遗京剧脸谱走进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一场跨越国界的文化对话在此展开。以文化为笔、以交流为墨,在中俄师生的共同参与中,共谱文明交融鲜活篇章,为“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注入了基层实践的蓬勃活力。

作为活动的文化引路人,俄方秘书韦宁宁通过详实地讲解,揭开了京剧脸谱的历史底蕴。她从脸谱的历史渊源讲起,延伸至色彩符号的文化内涵,深入浅出地剖析了这项传统艺术的精髓。红色的忠义、黑色的刚直、白色的奸猾……这些鲜明的文化符号,使俄方师生切实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为创作交流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俄方师生眼中的好奇逐渐转化为对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深刻理解——这不仅是艺术的展现,更是民族精神密码的生动诠释。

创作现场,是文化交融最动人的注脚。俄方师生在中方学生的手把手指导下,执笔勾勒、蘸色晕染,将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融入笔触。当亲手绘制的脸谱作品完成时,一位俄方教师看着自己完成的作品感慨道:“这不是简单的绘画,而是在与中国的历史和故事对话。”中方学生则在互动中,真切感受到俄罗斯学界对中华文明的尊重与向往。这种双向的文化浸润,正是“丝路艺创”辅导员工作室秉持的“以文化人、以艺通心”理念的生动实践——让非遗走出博物馆,成为连接不同文明的“活态桥梁”。

 “丝路艺创”辅导员工作室以非遗为纽带开展的实践,扎根于基层文化工作的实际:通过组织脸谱绘制等交流活动,让师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文化魅力,促进不同文明间的理解与共鸣。此次活动,既是两所高校师生互动的生动记录,也为青年提供了近距离接触、传播非遗文化的平台,让他们在跨文化交流中增强文化自信,以切实行动推动着文明之间的互鉴与交融。(渭南师范学院莫斯科艺术学院 段菲 )

责任编辑:陈瑾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