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 “大思政课” 中 “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7月22日,焦作工贸职业学院生物工程学院 “三下乡” 社会实践团队前往修武县党校和一斗水村,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实践活动,探寻焦作水脉中的奋斗力量,感悟一斗水村的发展与国家情怀。
上午,实践团队来到修武县党校,在老师的带领下,详细介绍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改变命运,村民们在的悬崖峭壁上,用血汗和生命奋战8年,打通了由19个隧洞组成的叠彩洞公路。这条“天路”爬升近1000米,其中7次180度U形大转弯,堪称“中国少有,世界罕见”的工程奇迹。为修建这条路,23名筑路英雄献出宝贵生命,涌现出郭麦旺、张有辰等英模人物。如今,叠彩洞不仅是一条水村的致富通道,更是修武人民在修建叠彩洞过程中展现出“开拓创新、勇往直前、不忘初心、严于律己、不怕牺牲、坚韧不拔”的精神财富和象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焦作人。
下午,团队来到了修武县一斗水村。这里海拔 1200 米,因村西北有一处泉,泉口大小如斗,故而得名。一斗水村位于河南与山西交界处,曾是明清以来商旅歇脚的驿站,也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老根据地。在几十年前,这里的山却是制约百姓生存的沉重阻碍,“阎王鼻、鬼门关,鸟难飞、猴难攀”,村里人下山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出行艰难,生存和发展都面临着巨大挑战。
但一斗水村的百姓没有被困难打倒。1966 年,时任一斗水村党支部书记郭麦旺提出修路计划,得到村民一致响应。他们发扬 “知难而进、艰苦奋斗” 的愚公精神,像蚂蚁啃骨头一样,一锹锹铲,一锤锤砸,历时 20 余年,在悬崖峭壁上打通了一条总长 4800 多米、由 19 个隧道组成的盘山工程 —— 叠彩洞,这条连接河南和山西两省的公路隧洞,彻底改变了山里人的生存状态 。如今,一斗水村已变成特色旅游村,先后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村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被一斗水村村民不畏艰难、战天斗地的精神深深打动。他们纷纷表示,无论是一斗水村村民为了改变命运而付出的努力,还是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者们为了国家战略而作出的奉献,都体现了一种伟大的奋斗精神和家国情怀。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激励当代青年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强大动力。
此次 “三下乡” 实践活动,让焦作工贸职业学院生物工程学院的同学们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在实践中了解国情、社情、民情。他们在修武县党校和一斗水村的所见所闻所感,将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激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恒 李佑康 夏扬超)
责任编辑:陈瑾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