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

“三下乡” 纪实|福大实践队为永定区实验小学带来一堂特别的课

发布时间:2025-07-25 16:47:36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课程伊始,实践队员先带领学生们观看了一段关于永定土楼的短片,圆形土楼的恢弘造型引发孩子们阵阵惊叹。随后,实践队成员结合土楼建筑特色,引出当天实验主题:土楼大多是圆形的,这其中究竟藏着什么科学道理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小实验,看看圆柱体到底有什么“超能力”。

支教队队员讲述各个棱柱体

实验环节中,实践队员分发纸张、胶带等材料,指导学生们动手制作三棱柱、四棱柱和圆柱体。孩子们分组合作,在欢声笑语中将平面纸张折成一个个立体柱体,成就感满满。紧接着,实践队成员带领大家进行承重实验:将课本作为重物,依次放在不同柱体上。随着课本数量增加,三棱柱、四棱柱率先出现变形,而圆柱体却能稳稳支撑更多重量,现场不时响起 “哇” 的赞叹声。

交流分享时,实践队的学长们结合实验现象,为孩子们细致讲解其中的科学道理。圆柱体的曲面结构很特别,当有重量压在上面时,力量能均匀地分散到整个表面,不会像那些有棱角的柱体一样,力量都集中在棱角处,这样一来,圆柱体自然就能承受更多重量了。

永定区实验小学学生展示圆柱体承重

课堂上,孩子们踊跃提问,从 “土楼的柱子也是圆柱体吗” 到 “能不能用今天的方法做一个小土楼模型”,实践队成员一一耐心解答,让科学知识与家乡文化在互动中深度融合。

支教队成员讲述圆柱体承重最强的原理

此次“小小科学家”实验课,不仅让永定区实验小学的同学们在动手实践中理解了柱体承重的科学原理,更让他们从家乡土楼中看到了科学与文化的碰撞。福州大学实践队也将继续挖掘地方特色,用更生动的方式传播知识,助力孩子们在探索中热爱科学、热爱家乡。(通讯员 罗宇汎)

责任编辑:陈瑾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