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了,出生在二四年的冬季,长春市所有人都在等待一条新的高速公路,我出生的时候,冬天带来了玲珑剔透的雪,柏油路袒露在茫茫雪色中。
长春,这是我的第一故乡,这里低山丘陵,这里沃野田畴,这里风漾清香。我就出生在它们环抱着的,相对平坦的平原腹地里。这里,伴随着我一起长大的中交一航局五公司建设者。
在我出生前的许多事,我都只能用“据说”两个字来开始。据说,以前的路,那就不叫路,大多数是那种“世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的土路。家门口的乡道、县道几乎都是沙石铺就,只有偶尔几条过境的省道才能见到平坦、油亮的柏油路面。九台区和双阳区的居民往来,必须穿越一条砂石路。在晴天,一阵风吹过,或是汽车驶过,立刻尘土飞扬,道路狭窄到无处躲避。到了雨天,路面泥泞,每一步都深一脚浅一脚,尤其是在冬季,冰冷的雨水很快浸透了单薄的鞋履,寒气直透骨髓。
这是段真实的故事,我的父母经历过建设过程中的一切,但风平浪静时,我才开始记事,因此我深感没有回忆的遗憾。我只能从我父母那索取那零碎的一切,我的父母来了一批又一批,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带着不同的口音和习惯。他们告诉我,建设初期,技术条件有限,很多工作都需要依靠人力来完成,颠簸不平的土路,飞尘顺着车窗的缝隙往里钻,勘察现场的大家顾不上干净,睁着好奇的眼睛看着车外,透过窗外星星点点的灯光,大家脸上的神色都透着几丝严峻。
项目建设已经过半,正值春寒料峭,初春的夜晚格外的冷,来到现场的父母总会打几个冷颤。站在凉飕飕的土坡上,迎着寒风,极目远眺,工地上的灯光如同繁星点点,一方方泥土崛地而起,一寸一寸道路逐渐铺展,一座座桥梁巍然耸立。父母说,干到大半的时候,出行条件一下子就有了质的飞跃,速度快了,乘车的环境也变得更加舒适,冷风下也能给人一副热火朝天、催人奋进的感觉。
随着我出生的日子越来越近,父母的心情也愈发紧张和兴奋。他们开始筹划如何给我穿上最漂亮的“衣服”——铺设最优质的沥青,让年幼的我能够承受未来车流的重压。在我临近出生的最后一个月,父母们开始进行最后的冲刺。他们加班加点,确保通车准备工作能按时完成,他们检查着路面的平整度,测试着道路防排水系统,这般的匆忙,陪着他们的一朝一夕。等我出生后,这些记忆只为激励我,而他们只当谈些趣味横生的小故事,辛酸的困苦不必提及。
这样,在二零二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早上九点,大雪纷飞,在众人的笑声中,我来到这个世界,我的父母应该真正如释重负地笑了吧!(胡毅慧)
责任编辑:陈瑾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