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关注

“信义+酬金”物业服务——重塑信任关系,赋能基层治理

发布时间:2025-07-25 10:32:2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信义+酬金”物业服务模式,作为党建引领下社区治理的创新实践,通过重构业主与物业企业间的权责关系,为解决传统物业矛盾、提升社区治理效能提供了新范式。其核心价值与运行逻辑,对推动物业管理现代化与基层治理融合具有深远启示。

一、模式核心优势:以信义为基,筑信任共同体

权责重构,回归本位:该模式彻底颠覆传统“包干制”的买卖关系。业主作为“主人”通过业主大会掌控“业主共有资金”的决策权与监督权;物业企业则回归“忠诚管家”角色,在“信义义务”(忠诚、透明、审慎、勤勉)的约束下,以最大化业主利益为宗旨提供服务并提取约定酬金。这一制度设计从根本上扭转了物业“逐利为先”的动机错位。党建引领,凝聚共识:社区党组织在模式导入和运行中发挥“方向盘”作用,通过把握方向、搭建协商平台、组织动员,有效化解分歧,凝聚业主共识,为“信义”文化扎根社区提供了坚实政治保障和组织基础。开放透明,激活参与:“开放参与、公开透明”是模式的生命线。年度计划预算需“开放协商”并“业主大会表决”;服务过程、收支明细(尤其是业主共有资金)必须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如类似“智慧物业平台”)充分公开公示;业主、业委会、社区居委会依法享有监督权与质询权。这种“阳光运行”极大提升了业主“主人翁”意识与参与积极性。以收定支,按需服务:遵循“质价相符、量入为出”原则,服务项目根据业主真实需求确定,预算基于实际收入编制,经业主大会批准执行。这确保了服务的针对性与财务的可持续性,避免了资源浪费。

二、未来改进方向:以优化为要,提模式执行力

深化参与机制,破解“集体行动困境”:需着力提升业主大会决策效率与日常参与便利性,探索分层授权、楼栋代表、线上表决等机制,降低组织成本,解决业主“搭便车”问题。平衡监管与效能,优化资金使用规则:在确保资金安全(禁止投资、借贷、担保、挪用)前提下,可研究设立小额应急基金审批流程,赋予物业在突发事件中必要的灵活处置权,提升响应速度。完善长效运维体系:强化街道、社区对合同履行、年度审计、争议解决的常态化指导与监督能力建设。推动建立独立第三方专业评估机制,对物业服务质量及信义义务履行进行客观评价。强化数字赋能:推广集成资金管理、服务公示、线上议事、投诉报修等功能的智慧社区平台,使公开透明更便捷、业主监督更高效、信息沟通更顺畅。

三、治理融合建议:以协同为纲,拓善治新路径

构建协同治理新格局:明确“社区党组织(引领监督)-社区居委会(指导协商)-业委会(执行决策)-物业企业(专业服务)”的四方协同治理架构,将信酬模式作为重要载体,实现党建网、治理网、服务网“三网融合”。推广信义文化与契约精神:将“信义”义务要求纳入物业行业规范与合同范本,加强物业从业人员职业伦理培训。在社区层面持续开展法治宣传和诚信教育,培育契约精神与共同体意识。完善政策法规支撑:地方政府应出台配套细则,明确业主共有资金的法律属性、开户管理、监管责任,为信酬模式的规范运行提供法治保障。探索将社区物业治理成效纳入基层治理考核体系。鼓励模式创新与试点深化:支持不同基础条件的社区探索信酬模式的差异化实现路径(如酬金计算方式、监督委员会设置等)。总结成功经验,形成可复制的“最佳实践”,并通过政策激励扩大试点范围。

“信义+酬金”模式以制度创新,破解了物业服务中 “信任缺失、权责错位”的核心难题。它既是提升服务品质的良方,更是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基层治理共同体的关键路径。唯有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保障业主权利、强化透明运行、完善制度支撑,才能释放模式更大潜能,终将筑牢基层善治根基。(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王志刚)

责任编辑:陈瑾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